喜马拉雅赴美IPO:3年净亏21亿 盈利困局待破
喜马拉雅赴美IPO:3年净亏21亿 盈利困局待破
本报记者 曲忠芳 李正豪 北京报道
屡屡传出上市风声的音频平台喜马拉雅终于迈出了实质性一步。5月1日,喜马拉雅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XIMA”。随着招股书的首次披露,喜马拉雅这家成立9年的音频平台的生存现状也公开展示在大众面前。
《中国经营报》记者通过SEC官网查阅招股书了解到,2018~2020年,喜马拉雅的营收分别实现14.8亿元、26.8亿元和40.5亿元,净亏损分别为7.72亿元、7.60亿元、5.95亿元,三年累计亏损额超过21亿元。今年一季度,该公司营收11.6亿元,净亏损为2.56亿元。不难看出,喜马拉雅在年营收保持增长的同时持续陷入亏损的境地。
业界指出,喜马拉雅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资本,申请IPO意在从二级市场打开“输血”通道,不过在商业化道路以及日益升级的市场竞争中,喜马拉雅依然面临巨大考验与挑战。
依赖资本上市传闻终落地
公开信息显示,喜马拉雅成立于2012年,在提交IPO之前已完成了9轮股权融资,投资方队伍庞大,不仅包括腾讯、阅文集团、小米集团、好未来、索尼音乐等战略投资者,还包括美国泛大西洋投资、华泰证券、春华资本、兴旺投资、创世伙伴资本、普华资本等财务投资方。值得一提的是,自2018年完成E轮融资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关于其筹备IPO上市的风声屡屡传出,喜马拉雅官方几乎每一次都进行否认,直到如今真正迈开实质性一步。
一位不愿具名的消息人士透露,“喜马拉雅目前仍处在投入阶段,对资本的依赖程度较强,这从它成立9年却已融资九轮可见一斑。近两年里IPO传闻不断,是因为机构投资方到了一个投资周期,关注何时退出变现。在这种情况下,喜马拉雅需要从二级市场打开新的募资渠道。”
从营收结构来看,招股书显示,喜马拉雅的营收来自订阅、广告、直播(虚拟礼品)、教育服务、其他创新产品和服务。其中,营收贡献占比最大的来自于订阅业务,即会员订阅和内容付费点播,2020全年,订阅产生的营收为17.53亿元,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为43.3%。截止到今年一季度,喜马拉雅平均MAU数(月度活跃用户数)为2.50亿,其中移动端为1.04亿,剩余1.46亿用户来自于物联网(IoT)及其他第三方开放平台。除了订阅业务之外,去年广告营收占比为26.5%,实时直播业务占总营收的17.7%。教育服务、其他创新产品及服务则分别贡献5.6%、6.9%。
招股书显示,自2018年至今年一季度,喜马拉雅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去年经营亏损6.5亿元,经营亏损率(计算公式:经营利润/经营总收入)为17%,而今年1~3月里,该公司经营亏损3亿元,经营亏损率为26%。
在成本费用中,喜马拉雅的主要成本是收入成本和营销费用,收入成本包括内容分成费用、版权授权、支付处理费用、互联网设备采购、带宽等,而营销费用包括获客、促销及推广、薪金福利等。招股书显示,从2018年至2021年一季度,收入成本占比一直在50%以上。
有目共睹,喜马拉雅在内容生态领域的投入可谓不遗余力,PGC(专业生产内容)成为战略重点,版权合作的对象包括出版单位、在线文学平台、内容创建者和关键意见领袖(KOL),如阅文集团、晋江文学网、中信出版社、德云社、吴晓波、余秋雨等。喜马拉雅在内容方面的“大手笔”投入,一方面建立了内容生态的“护城河”,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成本支出。与此同时,喜马拉雅在营销费用上同样投入较大,这些都造成了其长期亏损的局面,目前平台生态仍处于投入建设阶段。
针对募资的用途,喜马拉雅方面表示,募集款项净额30%用于提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下一代技术,25%用于扩大加强内容产品及赋能创作者,另25%用于营销和品牌推广,剩余20%用于战略投资并购、补充经营资金及一般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