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寿转型窘况:份额屡降 开门不红
国寿转型窘况:份额屡降 开门不红
2018年前两个月保费数据出炉,中国人寿(601628.SH)总保费呈现负增长态势。
首月,中国人寿原保费及规模保费便双双出现负增长。其中,原保费1268亿元,同比降21.34%,规模保费为1354亿元,同比减少24%。前2个月的保费增速,中国人寿同比亦下滑22.31%。而同期的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则实现保费正增长,分别为26.60%、16.55%、7.98%。
中国人寿总裁林岱仁在国寿股份业绩发布会表示,年初保费负增长主要是因为业务结构调整还没有完全到位,银保趸交造成了500亿元左右的缺口。而为什么计划销售500亿元银保趸交,国寿一位副总裁告诉记者,如果不卖这500亿元趸交,就有可能保费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人寿2017年实现保费收入 5119.66 亿元,成为首个总保费超过5000亿的险企,但在个险渠道,其代理人渠道的新业务、新业务期缴和续期、总保费、代理人平均产能均低于平安人寿。
而从2018年前两个月的数据来看,平安人寿规模保费达到1815.45亿元,超过中国人寿的1668.35亿元居寿险公司第一名。2月单月的原保费,平安人寿亦以318亿元领先中国人寿的278亿元。
中国人寿前董事长袁力曾说,“如果简单靠低价值的规模业务来守市场份额,守得了一时,守不了长久,所以要下决心实现从规模驱动向价值驱动的转型。”
然而,由规模驱动向价值驱动的转型之路,中国人寿走得并不像前述三家险企那般决绝。
银保趸交难舍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人寿实现保费收入5119.66 亿元,市场份额约为19.7%。截至2017年年底, 其银保渠道总保费达1135.05亿元,同比增长 4.8%。其中,趸交业务保费为597.77 亿元,同比下降 12.2%;首年期交保费为人民币 209.54亿元,同比增长 17.5%;续期保费为318.80 亿元,同比增长 46.2%。
此外,其退保金946.3亿元,较去年增长26%。中国人寿给出的原因是,受投资渠道多元化影响,银保渠道部分产品退保增加。
“实事求是地讲,其他几家大公司为什么一二月份比较好,就是因为他们结构调整已经完全到位,没有银保趸交的缺口,包括平安、太保、新华。新华连续两年保费负增长,去年基本调完了,今年增长肯定会好。”林岱仁称。
中国平安2017年报显示,平安人寿的银保渠道新业务为81.09亿元,其中期缴保费为48.03亿元,平安人寿的银保客户经理人数只有3159人。而中国人寿的银保渠道销售人员达33.9万人,银保渠道总保费1135.05亿元,银保趸交597.77亿元。
中国太保旗下的太保寿险在2014年底干脆取消了银保渠道,将其与原来的团险渠道合并为法人渠道,进入2015年更是将所有需要在银行柜台进行的业务取消,专注于银行后台业务。
中国太保2017年年报显示,太保寿险个人客户业务方面的其他渠道(包括银保和电网销等)实现保费为158.6亿元,而其代理人渠道的保费就达到了1541.95亿元,其银保渠道的业务占比已经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了。
新华保险则在其年报中称:“2017年公司进一步压缩趸交业务,全年趸交保费同比减少约200亿元,基本甩掉了趸交包袱。”
林岱仁透露,“原来我们银保趸交,从趸交转向期交,全部做的三年期期交。三年期期交太多了又带来了续期保费不稳定,中国人寿2014年总的期交续期保费出现负增长,为什么出现负增长,就是因为我们前面做了大量的三年期期交产品银行到期了。”
为什么今年仍计划销售500亿元银保趸交呢?中国人寿一位副总裁告诉记者,“我们判断2018年整个行业保费将增长10%,所以计划卖500亿元趸交,如果不卖就影响规模。现在媒体经常炒作保费负增长,我们也不想要这个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