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萎缩业绩乏力 山东国信破发跌跌不休
通道萎缩业绩乏力 山东国信破发跌跌不休
2017年底山东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1697.HK,以下简称“山东国信”)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港股首家信托公司,同时也是中国资本市场时隔22年首家通过IPO上市的信托公司,山东国信赴港上市的表现无疑对于信托行业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日前该公司公布的上市后的首份年报显示, 2017年山东国信净利润8.95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7.4%。不过与业绩增长相比,公司的股价却有些萎靡不振,自2017年12月8日在港交所挂牌以来公司的股价一直处于震荡下跌态势。
《中国经营报》记者统计,自上市至今(3月28日)公司三个多月的时间股价已经累计下跌了23%,而且这种下跌的趋势并未得到明显的改善。不过蹊跷的是,山东国信上市至今屡获机构增持,甚至包括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这样的“国家队”。
净利微增通道萎缩
2017年12月8日,山东国信成功登陆港交所,打破香港资本市场没有信托公司的标的的纪录,同时也打破了22年信托公司通过IPO方式上市的僵局,备受业界关注。3月22日晚间,山东国信披露了2017年度报告,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6.48亿元,同比增长24.1%,净利润8.95亿元,同比增长7.4%%;每股基本盈利0.44元,拟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173元,股息率为6.27%。
具体来看,2017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11.3亿元,同比增长36.47%;利息收入4.9亿元,同比增长7.7%;投资收益为2114万元,同比下降75%。分业务来看,山东国信2017年信托业务收入为11.34亿元,固有业务收入为6.81亿元,分别占收入总额的62.5%和37.5%。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山东国信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2634.08亿元,主动管理型信托资产规模为779.59亿元,同比增加159.87亿元,占全部信托资产的29.6%,同比增加5.3个百分点。该部分主动管理型信托产生的收入达到7.84亿元,占全部信托业务收入的69.4%,同比增加14.4个百分点。
2017年底,主动管理型融资类信托规模483.1亿元,同比增长41.8%,2017年主动管理型融资类信托收入达到5.62亿元,同比增长116.2%。
不过与主动管理业务形成明显对比的则是公司的通道业务的萎缩,山东国信事务管理型信托由截至2016年末的1926.7亿元减少至2017年末的1854.49亿元,同比减少3.7%,来自事务管理型信托的收入为3.46亿元,较2016年减少7.2%。
信托专家孙飞认为,“随着去年以来监管去通道的政策的驱动,所有的信托公司都在压缩同道类信托业务,未来这类业务的比重会越来越低,信托公司的主动管理类信托的比重也会越来越高。”
此前西南财经大学兼职教授、信托专家陈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称,“监管部门的政策也会考虑到资金过快收缩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因此政策实施估计会是一个逐渐从严的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山东国信201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87219.10万元,而其2016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6187.7万元,2015年和2014年该项指标都为正数,且高达9万亿元。也就是说山东国信这两年在经营活动方面的现金流入不敷出,2017年更是大幅流出状态。
增持难敌理性看跌
自2017年12月8日在港交所挂牌以来山东国信的股价一直处于震荡下跌态势。公司在2017年12月8以H股发行上市6.47亿股,每股发行价4.56港元,实际上山东国信上市首日收盘价即跌破发行价,上市首日收盘价为4.42港元,较首发价格下跌了3.1%。
不过蹊跷的是,山东国信上市至今屡获机构增持,甚至包括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这样的“国家队”,不过这仍然无法挽救山东信托股价下滑的颓势。
公开信息显示,中央汇金公司在2017年12月11日,以平均每股4.45港元的价格,增持了山东国信2413.2万股,占已发行的有投票权的股份比例3.73%,据此测算,汇金公司耗资约1.1亿港元。
然而,自2017年12月8日的收盘价市至今(3月28日)收盘公司三个多月的时间股价已经累计下跌了23%,而且这种下跌的趋势并未得到明显的改善。
截至记者发稿时,山东国信的股价已经跌破3.45港元。此外,记者注意到山东国信各项指标在国内信托公司中并不算出众,这两年又频陷项目踩雷、高管被抓、违规被罚等诸多负面(详见本报2017年12月4日报道《山东信托多次踩雷终上市通道业务暗藏忧》)。
对此成都地区一位关注港股的私募人士告诉记者,“港股和A股交易机制不同,不同于A股散户多,港股多数为机构投资者,观念也更为理性和成熟。”
不过对此山东信托相关人士则表示,“股价的表现受到宏观经济、外围市场等多重因素影响。我们会注意加强和投资者、公众的沟通,增强市场对我们的认知和了解,致力于为投资者提供长期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