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产经 >

科技金融元年谱写深度融合之道

2021-08-07 16:33:54

 

来源:互联网

科技金融元年谱写深度融合之道

一方面,“科技金融”首次被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另一方面,产业链迅速孵化,吸引资本蜂拥而至……2016年,Fintech已然成为国内金融业内最火的单词,科技金融已经在中国市场书写纪元。根据星展银行发布的《中国科技金融发展报告》显示,中国金融科技正在崛起,中国金融服务正在被重新定义。该报告指出,虽然中国国内的传统金融服务尚未发展成熟,金融科技却逐渐异军突起,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这一现象背后受到多种因素的推动:传统金融未能有效覆盖所有潜在用户,移动互联、社交媒体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为金融科技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此外,监管层的支持态度、中产阶层的年轻化趋势等因素亦不可忽视。报告认为,未来,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将进一步向财富管理、区块链、个人信用等方向纵深发展,并开始探索国际化布局。

当这场新的技术革命与古老的金融行业深度交融,巨头间激烈的“军备竞赛“同步上演。不论是主打绿色与普惠的蚂蚁金服,力推开放与链接的京东金融,还是不断深化场景金融的快钱公司……盘点2016年探索科技金融的中国式路径,或许未来更大的商业机遇、更优质的金融体验就蕴藏其间。

元年现象:金融深度融合科技

在市场、政策双驱动之下,2016年,科技金融(Fintech)在中国已成燎原之势。一方面,2016年8月8日,国家发布《“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提出促进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并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符合创新特点的结构性、复合性金融产品开发。这标志着金融科技产业正式成为国家政策引导方向。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对科技金融趋之若鹜。根据毕马威季报报告,仅2016年第三季度,有超过10亿美元的资金投入了由风投支持的中国金融科技公司,涉及交易13宗。

其间,虽然各方对“科技金融”的定义仍各执一词,其实质——以科学技术提高金融效率、驱动金融创新的本义,却已经被普遍接受。因此,标榜领先的科技,成为众多具有互联网基因的金融企业诠释“科技金融”的主流方式。受此影响,在这一年里,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接触甚至熟悉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原本高深莫测的技术词汇。事实上,它们已全面应用于甚至“改造”着支付清算、借贷融资、财富管理、零售银行、保险保障、交易结算等诸多金融领域。

随着科技金融概念遍地开花,业内愈发意识到,科技与金融的化学反应不仅局限于渠道、系统等浅层次的碰撞,而是激发深层次的融合,最终为用户提供便捷、集成又兼顾个性化的服务体验。万达集团旗下快钱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商业消费体验和金融服务体验共同变化融合,会造就新的体验技术。而这种体验的持续优化,将是未来商业最大的竞争力。”

实践路径: 巨头各显神通抢跑道

如何实践科技金融?各路资本正各显神通。

主打绿色、普惠——8月27日,蚂蚁金服首次上线“碳账户”,致力于打造成全球领先的低碳生活衡量、交易、共享平台。蚂蚁金服在科技金融上的实现路径可见一斑:利用大数据等风控技术守住用户消费风险,同时在“绿色、普惠”的创新业务上有所突破。

力推开放连接——2016年,京东金融的科技金融战略逐步清晰,数据、开放、连接,成为个中关键词。它在兼并收购一系列大数据公司的基础上,又以账户为链接,并积极向外部输出其技术经验。

深化场景金融——没有标榜酷炫的黑科技,反而以满足中产需求为目标,不断优化场景内的用户体验……据悉,快钱的场景金融更注重将领先的科技落实到用户体验中,为后者带来实在的优惠和便捷的金融服务。快钱公司不断地把综合化金融服务植入各类线下场景,用户在场景中便捷地获取金融服务的同时,还能享受到与之相匹配的中产权益。快钱公司则借此以更轻盈之姿践行科技金融之路。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