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再度折戟港股 Welab上市申请失效
金融科技再度折戟港股 Welab上市申请失效
在深圳阿里园区,有一层属于Welab的中国子公司——我来贷。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按原计划在2019年上半年,其薪资应该会获得一个大幅提升。
不过,近期港交所披露易的官网上显示,半年前Welab在港交所提交的招股书已处于“失效”状态。据港交所定义,上市申请状态包括“处理中”“没有进展”“已上市”及“被发回”,其中“没有进展”包括三种情况:“失效”“撤回”和“被拒绝”。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既定时间内没有完成上市前的审核步骤,例如数据更新等,则会导致上市申请失效。
对于Welab终止IPO的原因,我来贷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不便回复。但同时公司也表示,2018年公司的业务量不错,数据相对乐观。
不少业界人士亦分析,港交所虽未明示,但仍希望互联网信息中介平台能取得备案之后再上市。此外,2018年境外资本市场相对较冷,港股公司普遍破发或股价腰斩,2019年预计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此并非上市时机。
港股“折戟”
根据官网显示,Welab集团于2013年成立于中国香港,2014年进入中国内地。目前,Welab旗下主要有三家子公司,在中国内地的移动贷款平台“我来贷”、香港线上贷款平台Welend,以及在印尼的金融科技合资公司AWDA。
成立之初,Welab集团一度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2015年6月,我来贷宣布完成20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俄罗斯投资机构DST 创始人、美国ICONIQ资本,以及红杉资本和TOM集团。2016年1月,我来贷宣布完成10亿元B轮融资,此轮融资由马来西亚国库控股公司领投,荷兰银行集团ING及粤科金融集团等机构跟投。2017年11月,我来贷宣布获得15亿元战略融资,此次投资方包含阿里巴巴香港创业者基金、IFC以及其他大型国际银行。
2018年7月, Welab集团决定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但在近期,据披露易官网显示,其招股书已处于失效状态。对此,记者电邮港交所,但截至发稿前,港交所暂未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Welab并非近期第一家申请失效的金融科技公司。2018年4月,凡普金科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然而10月底其上市进展状态显示为“失效”,招股书的更新日期停留在10月22日。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认为,“多家互金公司赴港上市后股价腰斩,投资人损失惨重,再加上互金行业国内监管政策不明确,导致港交所对相关企业上市持有谨慎态度。”
有准备赴美上市的互联网金融机构高管对记者分析其自家情况称,公司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点在境外上市,并不指望能从资本市场获得多少资金,对于从二级市场融资一事基本抱有零期待。公司选择海外上市的主要目的是背书作用,此外当地政府会给予上市公司很多政策上的优待。
八成资金来源为P2P
曾备受资本市场青睐,目前又折戟港交所,Welab集团这四年的业务情况如何,未来是否有可能再度上市?
从其招股书显示,Welab集团的主营业务主要包括三类。
Welend持有放债人牌照,为中国香港地区的纯线上消费贷款平台。2017年平均贷款金额为8.7万港元,平均还款期为三至四年,平均实际利率为24.7%。
我来贷为资金合作方提供线上客户获取、反欺诈及信贷风险管理、贷款申请处理及贷款管理服务。截至2018年3月31日,我来贷累计超过2800万用户,撮合贷款133亿元,往期M3逾期率为0.4%~1.5%;2017年,平均贷款额为6752元,平均还款期为10.6个月,平均年化利率为25.5%。
此外,Welab也提供对公司的技术输出服务,即B2B服务,为企业客户提供消费贷款技术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