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IPO市值超大象 挂牌前夜金融科技套上“紧箍”
蚂蚁IPO市值超大象 挂牌前夜金融科技套上“紧箍”
本报记者 李晖 北京报道
史上最大IPO前夕,静待敲钟的蚂蚁集团乃至整个金融科技行业迎来一个“不眠之夜”。
3日夜间,为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网络小额贷款业务,防范网络小贷业务风险,银保监会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
该《办法》共七章四十三条,其将广泛影响行业的核心要点有四:原则上严禁跨省展业,跨省需要银保监审批;网络小贷注册资本不低于10亿元,跨省经营网络小贷注册资本不低于50亿元;个人单户授信余额不超30万元、法人等其他机构单户授信余额不超100万元;单笔联合贷款中网络小贷一方出资比例不低于30%。
《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的多位政策研究人士和小贷从业者认为:上述办法在规范业务、防范风险的同时,将网络小贷的展业门槛全面提升,比肩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网络小贷牌照价值将大幅降低。此外,由于授信余额和出资比例的硬性规定,近年来主要大型互联网平台型公司依靠网络小贷牌照撬动百亿到万亿元联合贷款的“好生意”迎来拐点,恐将冲击一众金融科技公司的利润引擎。
网络小贷管理“银行化”将成小众牌照
近年来,由于消费金融崛起、P2P网贷转型以及互联网流量平台金融变现需要,网络小贷牌照逐渐炙手可热。特别是其在嫁接助贷、联合贷款等业务后,可以轻松突破杠杆率限制,撬动数百倍于注册资本金的信贷规模,逐渐引发监管关注。
此前,有诸多市场人士对以蚂蚁集团为代表的、消费贷款余额规模颇大的头部机构担忧集中在:作为花呗、借呗展业载体的两家重庆小贷公司(即花呗主体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借呗主体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并未纳入一行三会的管辖范围,而是受地方金融机构监管,规模体量和其受到的监管层级并不适配。
上述《办法》即对此作出了“封堵”。根据《办法》: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小额贷款公司不得跨省级行政区域开展网络小额贷款业务。对极个别小额贷款公司需要跨省级行政区域开展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审查批准、监督管理和风险处置,许可证3年一发。
此外,《办法》还要求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且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
小贷行业资深从业者嵇少峰认为:按照相关规定,目前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金门槛是3亿元人民币,仅在这一项上,网络小贷的准入门槛已经高于消费金融公司。“此外,消金公司资产通过ABS出表后只要不持有劣后就可以释放资本占用,不在杠杆率计算范围,但网络小贷监管规则里ABS出表仍然算杠杆率,加之网络小贷的股东资质要求也普遍比消金高。比较之下,拿网络小贷牌照的意义已经弱于消金。“他表示。
《办法》中还规定:网络小额贷款通过银行借款、股东借款等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倍;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4倍。单笔联合贷款业务中网络小贷出资比例不低于30%。
根据天眼查数据统计,目前仅有5家小贷公司符合50亿元注资的条件,分别为: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120亿元)、南宁市金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89.89亿元)、重庆度小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70亿元)、重庆苏宁小额贷款有限公司(60亿元)、中新(黑龙江)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5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网上流出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曾对联合贷款的贷款额度、出资比例作出过要求。但在今年5月落地的最终暂行办法中,还是采取了较为宽容的监管态度,并没有对跨区域贷款、联合贷款的业务规模、出资比例、分润模式等作出具体限制。但目前这个口子在本次《办法》中进行了补齐。
上述监管办法看似对蚂蚁等Big tech量身定制——通过限制联合贷款出资比例,直接压制了金融科技无限输出、超限金融杠杆的想象空间。
但“板子”的深远影响可能将“打”在行业中小机构身上。除了包括蚂蚁在内的少数几家机构有能力迈过50亿元资本金门槛并取得监管特批许可,大多数网络小贷群体只能一声叹息。
数据显示,当前全国已核批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公司有249家。在嵇少峰看来:新规可以防止互联网巨头监管套利,这是正确的选择,但将会打击到其他通过互联网小贷做小微企业贷款的信贷机构和一部分认真做有限场景的低杠杆消费信贷机构。“如果监管新规正式出台时不作调整,则网络小贷牌照不是价值大幅度降低,而是会全面消失,全国最终只有个位数机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