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强突”3300点 “慢牛”行情引分歧
A股“强突”3300点 “慢牛”行情引分歧
在刚过去的8月里,大盘在市场争论中强势突破3300点大关,而进入9月,市场仍然保持强势。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 9月6日,A股更是进一步逼近3400点强,沪指日K线还收出四连阳,再创20个月以来收盘新高。
很多机构日前发布的研报中开始看多9月行情。 尤其10月将迎来十九大的召开, 市场看好行情值得市场期待。
然而,此前A股几次试图站稳3300点都受阻,此次突破3300点后能否继续上攻?
“慢牛”行情存分歧
有券商根据A股历史数据统计,近十年(2007年~2016年),A股在9月份的表现“涨多跌少”,“上证综指、中小板、创业板指”除2008、2011、2016年,其余的7年均是齐涨或结构性上涨。
记者注意到,自8月底以来,A股强势反弹能否突破3300点引发关注:8月25日,在周期股板块回暖和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板块的上涨下,沪指突破3300点整数关口,各指数也呈现全线上涨的态势。当日,沪指大涨1.83%,报收于3331.52点;深证成指涨1.00%,收于10659.01点;创业板指则涨0.95%,收于1812.88点。
A股 在2016年1月 跌破3300点之后,在2016年11月底、2017年4月初曾两次冲击3300点关口,但均以失败告终,而如今再次冲击3300点成功,引发市场多头情绪不断升温。
不过,当前机构人士对9月慢牛行情依然存在一定的分歧 。
对于近期A股行情创新高的原因,格雷资产总经理张可兴向记者分析,这主要源于有基本面的支撑,经济数据比市场预期要好;同时,周期股环比业绩改善幅度较大;再加上十九大即将召开,政策稳定预期较强等原因。并预计9月 A股整体呈现震荡向上的走势。
“当前市场趋好是因为经济企稳、人民币升值、上市公司业绩好转与长期资本入市等方面利好市场。”对于近期市场上涨的原因,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也对记者表示。
同时,李大霄认为,随着A股市场渐渐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包括社保基金、养老金、公募、私募基金在内的长期资金入市布局的速度也在加快,从而为后续行情的持续走好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周期股从微利甚至严重亏损的状态,将逐渐进入到盈利甚至巨幅盈利的状态。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也持类似看法:“市场已走出慢牛行情。此次A股突破3300点和2006年大盘突破1300点一样拥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杨德龙看来,虽然此次3300点大关的突破标志着慢牛行情已经确立,在未来一年中有望慢牛加速,市场热点扩散,行情由“慢”走“牛”,市场赚钱效应进一步增加。
但也有机构人士对后市持相对谨慎态度,认为需要警惕对市场的扰动。
华夏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轩伟公开表示,近期支持行情持续反弹的主要条件来自于基本面和盈利的改善趋势,外部环境的相对平稳,以及监管政策对市场的稳定。而随着市场反弹至相对高位区间,短期上涨可能会面临挑战,9月末同业存单到期量较大,资金面或有时点性紧张,需要警惕对市场的扰动。
网信证券有分析师也认为,从去年年底到今年8月底之前,市场的重要阻力均处于3300点附近,连续三次受阻之后,投资者已经普遍形成了3300点能否顺利突破、突破后能否站稳并继续向上运行的心理压力,因此在指数突破3300点之后,整个市场自发做多的动力不足。
由此该分析师预计,市场短时间内仍然会以对3300点进行整固的行情为主,这也决定了市场在9月初有进行调整的要求。
关注金融、消费与周期行业
A股突破3300点之后,投资者投资什么?受访机构人士虽然对慢牛行情存在一定的分歧,但认为9月份仍存投资性机会。
杨德龙认为,大盘站上3300点,慢牛行情确立以后,其他板块有望轮动,将不再表现为个别行情。投资者可以配置一些优质的成长个股和龙头板块,如大金融、大周期、大消费。
具体来看,杨德龙之前报告中多次提到,券商是可以抄底的板块。因为在上半年券商股大幅下跌见底,市净率(PB)只有1.5倍,根据历史行情1.2~1.8倍的波动来看, 在逐步确立慢牛行情之后,券商交易量有望持续抬升,两融的余额也会上升,所以后市券商或将有比较好的反弹表现;其次,消费板块中的食品饮料、旅游酒店也有望拥有良好的表现。
轩伟则认为,考虑到目前市场存量资金充裕,赚钱效应持续,仍需积极关注结构性投资机会。在板块上,他比较看好景气趋势向上的电子、新能源汽车等行业,以及业绩持续增长、估值已经部分消化的优质成长股。此外,消费领域业绩增长稳健,临近年底存在估值切换的投资机会。不过,周期股方面,部分企业盈利较好,存在一定机会,但前期股价涨幅较大,需要谨慎操作,精选个股。
周期股业绩今年迎来大幅度的改善:据公开数据统计,近期出炉的A股上市公司2017年半年报显示,采掘、钢铁、建筑材料及有色金属四大周期行业当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幅均超过100%,合计净利润甚至高达1114.03亿元。相比之下,在去年同期,上述周期行业则深陷泥潭,采掘行业整体亏损18.0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