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产经 >

2019(第十一届)卓越竞争力金融峰会在京召开

2021-08-07 12:14:29

 

来源:互联网

2019(第十一届)卓越竞争力金融峰会在京召开

2019年,全球经济风云变幻,黑天鹅频频出现,灰犀牛隐约可见。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中国经济既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也面临着经济减速的种种压力。面对即将到来的2020年,作为资源配置的主力军,金融产业在大开放和“三去一降一补”的背景下亟待突破。12月17日,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的“2019(第十一届)卓越竞争力金融峰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峰会以“金融生长力”为主题,监管层人士、业内专家学者、传统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领军人物,围绕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内外形势、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如何利用金融科技赋能金融业务等热点话题展开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经营报》社长金碚:金融业发展应促进实体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12月10日~12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会议总结2019年并部署2020年经济工作。可以发现,会后通告中有关“稳”的用词升格了,使用了“稳字当头”的表述。

实际上,“稳”这个字已经讲了很多年,比如从“稳中求进”到“稳字当头”,其中含义并不一样。几年前“稳中求进”提出的时候,刺激了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发现金融行业面临着杠杆相对过高的风险,于是有了针对金融业的去杠杆、严监管和防风险。目前重点谈到稳字,其中的意义又是什么?中国货币发行量、债务额度已经很大了。在这种情况下,金融业发展有没有促进实体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才是值得思考和关注的。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金融业和实体经济均有很快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中美贸易谈判结果的逐步明朗,也将促使金融业更进一步的深度开放。

从金融业本身发展来看,12月5日,央行宣布推出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北京率先开展,探索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引导持牌金融机构依法合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金融。

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机构,金融行业需要服务实体经济,随着实体经济的壮大,金融也会变得更加强大。同时,金融行业也是一种特殊的产业,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金融机构既要防范个体风险,也要不断创新提高竞争力。

随着金融科技的进步和运用,中国金融业的科技力量在不断壮大。未来,金融产业如何与国际金融巨头、科技巨头同台竞争,怎样不断塑造自己的生长力,这都是金融机构需要面对的大课题。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金融行业整体也会发生很大变化。

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孙念瑞:资本市场四项改革见成效 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生态体系逐步形成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点工程,也是检验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围绕资本市场改革的总体部署,上市公司监管推进四项改革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增量入口改革。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平稳开局,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持续监管制度、机制,为今后注册制下的上市公司日常监管转型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是存量出口改革。2019年至今,通过多种渠道实现退市18家,其中,主动退市1家,以面值退市为主强制退市9家,以重组出清资产方式退市8家,退市家数创近年之最。退市本身不是目标,是盘活资源、倒逼改革的有效手段。

今年科创板退市制度改革,首次建立了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的综合类退市指标。这意味着过去濒临退市的公司靠卖房、卖资产、财政补贴等非经常性损益,简单拼凑甚至虚构利润保壳成为历史。这对下一步创业板等板块注册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一方面,可以解决当前空壳公司和僵尸企业长年保壳,二级市场炒壳、炒垃圾股的现象;另一方面,为那些符合国家创新驱动战略、长期投入研发,虽然短期难以盈利,但具有实质经营能力和发展前景的创新型企业提供发展空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优质优价、劣质劣价、有进有出、优胜劣汰”,同时具有包容性、适应性的市场化淘汰机制。

三是基础制度改革。推进上市公司停复牌改革以来,两市停牌公司家数稳定在20家之内,最低时仅为8家,停牌率不超过0.5%,位居世界前列。深化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修订发布重组办法,优化重组上市认定标准,允许创业板重组上市,恢复重组上市配套融资功能,更好发挥市场吐故纳新、提高质量功能。数据显示,1~11月全市场并购重组2542单交易金额1.65万亿元,需行政许可交易数量占比不到5%,市场化并购与产业整合成为主流。经过十几年的反复酝酿,境内分拆上市政策于近日落地,为拥有优质资产的上市公司提供了市场化工具和战略发展机会。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