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业务范围拟扩容 5家银行试水做“经纪人”
票据业务范围拟扩容 5家银行试水做“经纪人”
2月13日,一则江苏银行拟成立票据经纪业务部的消息点燃票据圈。
《中国经营报》记者通过多方打探,确认本次票据经纪业务的试点银行有5家,除江苏银行外,还包括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和浙商银行。但关于票据经纪业务,几家银行均三缄其口,十分谨慎。
在采访中,业内人士认为票据经纪业务的产生是票据规范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此前风险暗涌的票据中介的替代品。某股份制银行公司业务部人士告诉记者,过去银行主要是被动进行贴现和转贴现业务,票据经纪业务推出后,一方面银行可以增加一部分中间收入,另一方面可以变被动为主动,找到更多贴现、转贴现业务机会。
票据经纪VS票据中介
2月13日,江苏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月12日以通讯方式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江苏银行票据经纪业务部的议案。
记者从多个独立信源处得知,本次票据经纪业务的试点行有5家银行,除江苏银行外,还包括工行、招行、浦发和浙商银行。
“除了这5家试点行,其他各家银行其实没有很可靠的消息来源。我们也和这5家银行进行了沟通,但由于业务还处于探索阶段,几家银行也十分谨慎。”某城商行同业部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业内交流认为票据经纪业务与从前的票据中介类似,但票据中介隐含风险相对较大,随着监管趋严,各类业务走向规范化,且上海票据交易所(以下简称“票交所”)成立后,希望对所有的票据业务参与者有规范性的引导,银行票据经纪业务就应运而生了。
2016年12月8日,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筹建的票交所正式成立。根据票交所官网显示,票交所的建设和发展,将大幅度提高票据市场的安全性、透明度和交易效率,激发票据市场活力,更好地防范票据业务风险;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优化货币政策传导,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所谓的票据经纪业务主要是指从事票据贴现、转贴现、再贴现、买入返售、卖出回购、票据咨询等一系列中间经纪人的业务,这些业务一直都有。”某业内研究员告诉记者,“银行金融机构作为票据业务的主体,其中很多业务都有涉及。另外,信息咨询、中间磋商这类业务也有很多民间的个人或机构在做。因为票据业务既涉及到直贴等服务实体经济的信贷类业务,也涉及转贴等同业类业务,且规模非常大,所以这类的经纪业务规模和市场还是很大的。”
根据票交所在1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商业汇票贴现发生额为9.94万亿元,较2017年增加2.78万亿元,增长38.83%;2018年底,贴现余额为6.68万亿元,较2018年初增加2.08万亿元,增长45.3%。其中,全年电票贴现发生额为9.73万亿元,占比97.86%;纸票贴现发生额为2123.63亿元,占比2.14%。
但上述股份制银行公司业务部人士表示,民间的票据中介水很深,由于不同票据中介的道德底线、合规素质、业务情况不同,很容易发生操作风险、合规风险、道德风险,过去也因此发生过票据诈骗案等。
“如果监管机构确实有意设立票据经纪业务试点,应该也是对票据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但是后续的关于票据经纪业务的相关规范和监管制度要及时跟进,包括票据经纪机构的准入(也就是牌照问题)、退出、经营范围、相关业务的监管等。”上述业内研究员表示,如果有了试点,后续再逐步得以完善的话,无论是对票据业务的发展,还是对银行机构发展票据业务,以及通过票据业务支持实体经济都是非常有利的。
票据业务正规化
“银行做经纪业务,利用客源做中间业务也是一个赚钱的路子。”某接触过票据业务的金融机构人士告诉记者。
上述股份制银行公司业务部人士亦赞同这一说法,他补充道,过去银行主要是被动进行贴现和转贴现业务,票据经纪业务推出后,银行可以变被动为主动,找到更多贴现、转贴现业务机会。
厦门国际银行博士后研究员任涛告诉记者,商业银行拥有资金优势与渠道优势,具有票据做市商的天然优势。与此同时,票据经纪业务和交易银行、供应链金融一脉相承,也更有利于其服务于实体经济。后续一旦票交所归于标准化市场,相信其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个人预计票据经纪业务牌照的产生与票交所的设立在理念上是一致的,前者也是为票交所的更好运行创造了条件,毕竟做市商的存在是交易所存在的基本要素之一。
“实际上关于票据业务的风险问题这几年一直都在提。不同类型的票据业务模式可能引发的风险有所不同。按照风险一般的类型来看,主要可能有三种:操作与合规风险、信用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赵亚蕊表示,近两年暴露出来的一些案件也是主要以操作与合规风险为主,票据在银行同业间频繁周转,经过多道人工交付验收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可能产生操作与合规风险。比如前两年比较常见的票据代持、票据中介的介入等现象。
谈及未来票据业务的创新,上述业内研究员表示,目前来看,票据业务未来的发展主要以电子票据为主,所以票据业务的创新应当还是以电子票据的业务创新为主。比如,从目前部分同业银行披露的信息来看,部分银行已经尝试将区块链技术的领域应用到票据业务。另外也可以尝试借鉴金融工具创新模式来开展标准化的电票产品创新。
任涛补充认为,票据业务创新中区域链相互验证的模式,以及票据经纪三方背书增信的模式将有助于降低票据业务风险。
不过,从电子票据业务创新的趋势来看,上述业内研究员认为:“票据经纪业务的实际影响可能也未必会有想象的那么大。市场规模和业务规模本身没有太大变化,未来可能还需要有更多的规范监管举措出来,因此,银行试点票据经纪业务可能规范的意义更大一些。”
本报记者郝亚娟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