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关闭“E商贸通”背后:华东林交所超范围经营
建行关闭“E商贸通”背后:华东林交所超范围经营
银行出手了。
3月21日,浙江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华东林交所” )官网发布公告称,建行将于本月30日关闭“E商贸通” 入金和签约功能,6月29日关闭所有功能。
此外,《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已于3月28日暂停了“E商贸通”新签约、入金服务。
本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建行是华东林交所的主要合作银行,此前在配合国家监管清整期间,建行亦曾停过华东林交所出入金交易,彼时,华东林交所交易品种存在超范围经营。
记者就“E商贸通”关闭的背景以及对林交所等机构交易影响相关问题分别向中国建设银行(以下简称“建行”)和华东林交所发送采访诉求,截至发稿,双方均未回应。
交易所业内人士认为,银行此举可能是出于合规和风控考虑,通道收紧对交易确有影响。不过,他认为银行还会重新开展新业务或新功能。
多家银行出手
据了解,关闭所有功能的动作,源于建设银行去年发布的建总发[2017]166号文“关于印发《中国建设银行企业级电子商务支付服务管理办法(2017年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根据通知,建设银行将关闭日终记账模式的中国建设银行企业级电子商务支付服务。
这一服务系统亦称为“E商贸通”,系建设银行2011年9月推出的产品,为大型商贸电子交易市场及其所属中小企业会员客户,提供电子商务资金结算、清算、托管以及信贷资金监管等综合性金融服务。当时,浙江舟山大宗商品交易所、上海化工品交易市场、华西村商品交易所、宁波大宗商品交易所等最早签约接入。
实际上,自2017年以来,由于清理整顿交易场所的政策要求和对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相关监管要求,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等多家银行都进行了类似的业务调整或叫停。
记者注意到,华东林交所和建设银行的合作,最早始于2011年开化支行的一笔150万元林权质押贷款。之后,双方在“E商贸通”和大宗现货平台“在线融资”方面进一步合作。
据华东林交所公告,3月30日“E商贸通”日终清算模式下“入金”和“签约”功能关闭。
6月29日,关闭所有功能后,会员、交易商将无法通过建设银行手机银行或网银端进行出金等任何操作。另外,工作人员表示,“E商贸通”关闭后,可以选择杭州银行。
“银行主要出于合规和风控考虑,也是业务升级的体现。”一位黑龙江省某交易所的高管人士向记者表示,银行通道收紧对交易确有影响。不过,他认为银行还会重新开展新业务或新功能。并且银行将对新接入交易场所的交易品种、交易模式、交易规则和投机性等,有更具体要求和风控。
超范围经营
据了解,2017年6月2日起,华东林交所对收藏品调整交易模式和升级交易系统,采用“T+1”、一对一实名挂摘牌交易模式。
华东林交所收藏品交易开始于2015年9月。据《浙江日报》报道,华东林交所中国红木收藏品交易中心在杭州启动,在农林产品领域的两个红木新产品首推发售申购模式,申购资金超过2.76亿元。当时大宗现货电子交易已经挂牌了10个品种,累计交易额超过9000亿元。
而相关宣传资料和公开报道显示,收藏品此前采取的是发售模式、“T+0”连续交易。交易所官网披露,2015年9月11日,浙江省金融办批复同意华东林交所发售模式交易制度备案。
一位曾参与华东林交所收藏品交易的河南代理商告诉记者,目前没看到交易所发售上线新产品,“发售模式肯定不行了,最近部分产品好像也在退市。”记者以投资人身份致电官方客服,对方表示部分产品退市,交易都是正常的。
记者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的实时盘面上看到,目前有交易数据的交易品种包括:黄花梨手串(降香黄檀)、龙泉青瓷《青影典藏》(青瓷)、菩芝艺易武2015(普洱茶)、钱家天赐玉珠(和田玉)等。官网披露的信息显示,省金融办同意其发售模式下新增红木类交易品种,未见有和田玉、青瓷等品种。
记者梳理了官网的所有批复文件发现,获得省金融办批复同意的现货交易品种有:铁皮石斛鲜品、香榧、珍珠、太子参、野山椒、非洲花梨、缅甸花梨、安吉白茶、同山烧、大红袍、猕猴桃、普洱茶。
没上“白名单”?
2017年7月21日,浙江省杭州市金融办发布的《交易场所名录》,包括了华东林交所。不过,8月份,浙江省规范保留类的8家交易场所,并无华东林交所。根据省金融办文件显示,规范保留类的交易场所是指运营正常、基本无违规行为、无信访投诉事项、具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功能的交易场所。
官网介绍,华东林交所主要从事林权交易、大宗农林产品现货电子交易、收藏品交易、林业碳汇交易、林业金融服务等。
不过,华东林权所的经营范围包括林权转让、大宗林产品交易服务,经营增值电信业务(范围详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上述相关业务的培训服务和咨询服务,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国内各类广告,工艺美术品、珠宝首饰、金银饰品、木制品、初级食用农产品的销售。
工商信息显示,浙江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0月,注册资本2000万元。浙江信林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林担保” )、沈国华、浙江信林资产评估事务所(普通合伙)、杭州信林评估咨询有限公司分别持有交易所35%、 34.5%、28%和2.5%的股权。
浙江省竹产业协会持有交易所大股东信林担保24.63%的股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天眼查显示,信林担保有多达54条变更记录,其中投资人(股权)变更12次,法人代表变更3次。
此外,信林担保和杭州信林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信林股权投资”)的自然人股东高度相似,均有叶鹏飞、沈海鹰、项志明、朱光裕。而自2013年以来,信林担保的股权曾被股东质押11次,大多数都是质押给信林股权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