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压力缓释 银行业绩回暖
不良压力缓释 银行业绩回暖
经过“三三四十”专项检查以及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整改,我国银行业资产质量企稳向好,在近期公布的上市银行业绩快报中可见一斑。
截至1月18日,已经有8家银行公布了业绩快报,其中有7家银行不良贷款率呈下降趋势。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不良压力进一步缓解、拨备增加,银行利润增速有望进一步改善;且受金融去杠杆及监管趋严等因素影响,流动性相对紧张,利率中枢有望上移,或将利好银行利息差收入。
资产质量企稳
继2018年1月3日A股上市银行首份业绩快报披露以来,截至2018年1月18日,已有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江苏银行、杭州银行、无锡银行、吴江银行、常熟银行、江阴银行等8家银行相继亮出2017年成绩单。经《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发现,已公布业绩快报的银行资产质量均表现出企稳向好的态势。
其中,常熟银行不良率为1.14%,同比下降最多,达0.26个百分点;吴江银行不良率为1.62%,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兴业银行不良率为1.59%,较上年下降0.06个百分点;杭州银行不良率为1.59%,同比下降0.03个百分点;江苏银行2017年不良率为1.41%,无锡银行不良率为1.37%,江阴银行不良率为2.39%,三家银行不良率均同期下降0.02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7年以来,我国银行业趋稳向好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同时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增强,并在防控风险和深化改革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随着不良率的下降,部分银行拨备覆盖率得以提升,如公布了拨备覆盖率的杭州银行,截至2017年底,其拨备覆盖率达211.03%,同比提升24.27个百分点。
杭州银行相关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该行不良率的下降主要归因于客户结构和资产结构的调整、存量风险清收处置的加大以及管理上的转型这三个方面。
“压缩退出不符合产业政策导向和我行风险偏好的存量客户。”杭州银行相关人士表示,在金融严监管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近几年新增融资重点投向符合产业政策导向以及风险可控的客户群体。
董希淼认为:“宏观经济复苏迹象显现,实体经济基本面得以修复,推动银行资产质量趋于稳定,整体上将延续不良贷款余额上升、不良贷款率下降的‘一升一降’趋势。不良贷款爆发的高峰已经过去,但对部分区域和行业仍需重点关注。”
另外,监管部门频频出台监管政策,也为银行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日前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明确2018年重点整治公司治理不健全、违反宏观调控政策、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产品风险、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利益输送、违法违规展业、案件与操作风险、行业廉洁风险等8大方面。业内专家认为,此举将进一步推进金融体系去杠杆、堵住影子银行风险口子,并有助于银行资产质量的改善。
记者注意到,银行机构亦在进行结构调整,以适应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如兴业银行表示,该行积极推进资产负债表重构,稳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虽然银行业“回归本源”业绩向好,但潜在风险仍需警惕。某大型券商分析师判断,2018年银行存款压力较大,且存款压力尤其集中在中小银行。“因为金融去杠杆背景下,存款派生能力和增速下降,同业资金价格较高且同业存单监管趋严,银行资金来源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