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产经 >

近30万亿银行理财谋变 净值化转型不易

2021-08-07 11:23:59

 

来源:互联网

近30万亿银行理财谋变 净值化转型不易

在金融机构资产管理规模占比最大、资金余额近30万亿元的银行表内表外理财产品或将迎来新变局。

近日,央行联合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其中提出金融机构要打破刚性兑付,并对资产管理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

这并不是监管层首次呼吁银行理财的净值化转型,但多年来净值型理财产品却始终“叫好不叫座”,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资银行人民币净值型理财产品占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数量比重仍不到2%。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由于客户接受度欠缺、人才储备不足、系统建设未完善、估值方式不完备等问题,目前银行做大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动力不足,在理财产品向净值化转变的过程中,恐怕会面临“银行不愿卖,客户不愿买”的窘境,进而出现资管规模萎缩的情况。

做大净值型产品尚缺动力

处于征求意见阶段的《指导意见》要求金融机构对资管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净值生成应当符合公允价值原则,及时反映基础资产的收益和风险,让投资者明晰风险,同时改变投资收益超额留存的做法,管理费之外的投资收益应全部给予投资者,让投资者尽享收益。

所谓净值型理财产品,即与开放式基金类似,为开放式、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没有预期收益和投资期限。

根据央行公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银行表内、表外理财产品资金余额分别为5.9万亿元、23.1万亿元,远高于信托、基金、保险等资管业务规模。

但在近30万亿元银行理财产品中,净值型理财产品所占比重并不高。记者从普益标准获得数据显示,在排除外资银行产品及非人民币产品的前提下,11月27日至11月30日期间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数量为1197款,占理财产品存续数量比重仅为1.87%。

普益标准表示,净值化转型的硬性规定无疑是此次《指导意见》中对于银行理财业务冲击最大的条款,未来90%以上的银行理财产品将转型为净值型。

谈及推行净值化管理的原因,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刚性兑付严重扭曲资管产品“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质,扰乱市场纪律,加剧道德风险,打破刚性兑付是金融业的普遍共识。从根本上打破刚性兑付,需要让投资者在明晰风险、尽享收益的基础上自担风险,而明晰风险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产品的净值化管理。

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解释道,部分资管产品采取预期收益率模式,基础资产的风险不能及时反映到产品的价值变化中,投资者不清楚自身承担的风险大小;而金融机构将投资收益超过预期收益率的部分转化为管理费或者直接纳入中间业务收入,而非给予投资者,自然也难以要求投资者自担风险。为此,要推动预期收益型产品向净值型产品转型,真正实现“卖者尽责、买者自负”,回归资管业务的本源。

其实,向净值型理财转型一直是近年来行业呼吁的发展方向,但转变的进展始终缓慢。麦肯锡全球副董事合伙人黄婧认为,从需求侧来说,与投入第三方理财机构或互联网金融的资金相比,客户对于通过银行投资的资金期望往往更为保守,投资收益的敏感性低,而对于投资损失的敏感性高,因此客户往往偏好简单直接的固定期限、固定收益类产品,这反映了消费者规避不确定性的心理,而固收型理财产品更符合客户这一投资心理。

“从供给侧角度来说,目前银行做大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动力不足。”黄婧将原因归为三方面:其一,与固收型理财产品相比,净值型理财的销售难度更大,尽管客户经理在销售净值型产品时要进行更多的披露和说明,但销售成功率却不及收益率较低的固收型产品,且一旦因市场原因导致净值发生大幅波动,客户关系可能整体都会受到影响,甚至导致客户将储蓄等业务迁至他行;其二,与固收型理财产品相比,净值型理财的管理成本更高,如净值型理财需要对每只产品按日计算和披露净值(NAV),虽然公募基金也在承担同样的财务会计工作,但是单只基金的规模远远超过单只理财产品,成本效率更高;其三,净值型产品对资产管理专业性的要求更高,净值型理财产品的资金端往往是永续的,因此在设立初期就需要具备持续的资产投放和交易能力,以及调整会计法则的运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