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层如何化解企业融资贵?
监管层如何化解企业融资贵?
【中国经营网注】业内人士表示,2015年以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为市场提供了很多资金,继续放水对改善融资成本成效可能不会太明显。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战略室负责人杨驰表示,目前的问题不在于“缺流动性”,而在于经济下行期,优质企业的融资需求在减弱,银行找不到安全和优质的放贷对象。进一步放水可能只能使得过多的流动性囤积在金融机构。“由此看来,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需要从需求入手,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把过多无效企业融资需求挤压出去,增加金融机构对有效需求的融资供给。”杨驰表示。
杨驰表示,目前一些国内企业的杠杆率非常高,如果进一步借贷,企业还本付息的压力将更大。很多企业进行新的借贷并非为了进行新的生产活动,而是为了偿还债务。在这种情况下,加大借贷反而加大了其风险。他建议,这些企业的融资结构应该有所调整,降低间接融资比例,提高直接融资比例。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也表示,对于融资难、融资贵的企业要分类看待。一类企业属于产能过剩的行业,其融资难融资贵是合理现象;而另一类企业其所处的行业是有前景的,但是由于规模太小,难以提供有效抵押品,因而难以获得融资。还有一些创新型企业没有形成很好的现金流,由于风险系数高,所以其融资成本也相应提高。他表示,这类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真正需要着手解决的。
“从监管角度讲,解决融资难、融资贵一定要注意差异性解决。政府要清晰区分出产能过剩行业和战略性新兴发展的行业,对于二者的融资需求不能一概而论、一视同仁。”曾刚表示。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从某股份制商业银行东部沿海省份支行行长,到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的业务负责人,老吴的工作一直和借贷密不可分。谈及企业融资成本,他有一肚子话要说,“除去能在银行借到钱的企业,非常多的中小微企业只能通过小贷公司、典当行或是现在兴起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来融资,而融资成本普遍在20%至30%之间,甚至达到40%、50%。”
高融资成本束缚企业活力,在这样的背景下,监管层已经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放在2016年各项工作的重点位置。业内人士指出,解决融资贵问题不能仅依靠货币政策放水,更要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把过多无效的企业融资需求挤压出去,增加金融机构对有效需求的融资供给,与此同时,要创新融资工具、拓宽融资渠道,从根本上变革我国的融资体系结构。
痛点 部分企业借贷利率超50%
自去年11月开始,央行已经累计降息6次,存款利率下调幅度达1.5%,当前的存贷款基准利率处于历史低位。尽管银行利率有所下调,但是,实际融资成本仍是压在不少企业身上的一块大石头。
老吴对记者说,银行会根据企业资质把其分成ABCD四个等级,其中,A类企业和B类中资质比较好的企业可以在银行拿到贷款,而B类中资质较差以及C类企业难以在银行获得贷款,但可以通过小贷公司、典当行或互联网金融平台拿到贷款,D类企业则属于资质非常差的企业,几乎无法从任何渠道获得融资。
老吴说,银行看不上B类中资质较差的企业,但在民间融资领域是香饽饽,这类企业的融资成本大概在20%到30%左右。他对记者透露,这类企业并不少见,在其所在东部某省,大约占了整体企业中的三成到四成。而C类企业拿到贷款的成本就更高了,年化利率在40%至60%不等。“为了不触碰36%的红线,有些借贷在利率上并未越线,但是动辄几百万的手续费实际上是变相收取利息。”他还坦言,在资金比较紧张的时点上,甚至一些A类企业也很难从银行融资,而从民间借贷借1个月到3个月的短期资金,一般成本在10%到20%之间。
据记者了解,目前互联网行业内的融资成本普遍在20%左右,个别平台融资成本甚至高达50%。一位互联网金融平台人士告诉记者,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融资成本中,企业贷款一般以一年期为主,正规优质平台给信用较好的小微企业融资总成本约18%左右,资质欠佳的融资成本为24%左右。一些线下铺门店很广的理财公司,由于其支出还包括房租、员工薪酬等,因此会提高利率以覆盖支出,其融资成本按照IRR(内部收益率)口径的话高达40%至50%。
老吴还坦言,不少企业还要做票据贴现,把贴现率算上的话,综合融资成本会更高。
举措 监管层“组合拳”降成本
高融资成本束缚企业活力,监管层已经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放在2016年各项工作的重点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