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产经 >

争议熔断机制:是天使还是魔鬼?

2021-08-07 09:52:49

 

来源:互联网

争议熔断机制:是天使还是魔鬼?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1月4日,2016年A股首个交易日,也是熔断机制实施的首个交易日。沪深300指数在午后连续达到下跌5%和7%的熔断阈值,A股再现千股跌停的“砸盘大戏”,并提早一个半小时收市,遭遇“开门黑”。相较于2015年全年沪指9.41%的涨幅,昨天一个交易日就跌去6.86%。那么,股票暴跌的病根儿在哪儿呢?

争议熔断机制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2016年首个交易日,A股市场让投资者颇感意外,一路下跌,在下午开盘不久沪深300指数跌破5%,触及熔断第一档阈值,在暂停交易15分钟重启交易后仅仅6分钟,触及熔断第二档阈值,市场休市至收盘。在熔断机制实施首日即出现,更让市场感到意外。

“完全没有料到今天市场会跌成这样!”对于1月4日的暴跌,多位受访机构人士表示意外。

作为2016年首个交易日同时也是A股熔断机制实施首日,1月4日开盘后,沪深两市迅速下挫,至午盘13:12,沪深300指数跌破5%,触发第一档熔断阈值,暂停交易15分钟;13:27交易恢复后,指数继续下跌,仅6分钟后沪深300暴跌至7%,触发二次熔断,暂停交易至收市。

截至当日收盘,上证综指跌6.86%报收3296.26点,创业板指跌8.21%报收2491.24点,两市逾1400只股票跌停,再现“千股跌停”大观。尽管1月4日市场状态不佳,但多位受访人士认为,市场发生持续暴跌重回股灾的概率不大,若市场继续下跌甚至可能“砸”出“黄金坑”。

北京一位管理多只基金的公募基金经理刘询(化名)谈道,“1月4日的消息面偏空,所以我开始就觉得有可能会跌,但完全没想到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跌到这种程度。当天一开始还是慢慢跌的,接近5%大家就开始恐慌了,这中间政策层面又没有什么说法,因此很快就继续跌下去了。”

至于1月4日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跌幅,刘询认为是多方面原因综合所致。刘询分析称,“一是机构集体调仓。之前创业板股票表现得比较好,大家为了保持排名和收益率指标,2015年底时没有出现较明显的调仓行为,而到1月4日,机构可能开始集中调仓,从而引发了市场的波动;二是有传言称部分保险公司当日集中抛售。

因为最近监管层严查举牌资金的合规性,一些持有上市公司股票接近5%的保险公司为了避免麻烦可能直接就抛掉了,这一消息对市场也有影响;此外,包括人民币贬值、宏观经济持续低迷、1月8日解禁潮这些因素,对市场情绪可能都有一定影响,但我觉得这些因素都在预期内,影响不会那么大。”

从各方表态来看,机构对于造成1月4日市场大跌的看法普遍与刘询接近,总体而言集中在大股东解禁在即、机构集中调仓、人民币贬值、经济数据差等方面。

例如,海富通基金相关人士对于1月4日的大跌就提到了以下原因,“首先,5%以上股东减持禁令或将于2016年1月8日到期,潜在解禁规模1.1万亿左右,万亿解禁洪荒冲击A股,市场担心供求失衡;其次,2016年首个交易日,两岸人民币汇率盘中再度下挫,结合此前人民币贬值集聚的效果,市场集中进行反应;第三,年初伊始,机构投资者有调仓换股的需求;第四,宏观经济数据持续低迷,中国2015年12月制造业PMI继续低于50荣枯线,经济增速的不乐观,影响市场做多情绪。”

而除了上述可能的影响因素外,有分析人士认为“磁吸效应”也是加速1月4日市场大跌的重要原因。南京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温丽君就表示,“磁吸效应描述的是当股价接近某一交易日的涨跌幅限制价格(或trading halt)时,涨跌幅限制会像一块磁铁将股价加速吸向限制价格的一种现象。其原因是投资者惧怕暂停交易导致的流动性缺失而改变交易行为,导致的市场自我实现。”

从1月4日的市场情况来看,在5%熔断恢复交易后,其间堆积的相当多的挂单大量成交,导致股指直接奔向7%的二道阀门,可见恐慌心理的放大。

而在1月4日A股两度触发熔断后,各方对熔断机制的实行也发出了颇多质疑。有观点认为,5%与7%之间相隔太近,而且在国内本身已有涨停板机制的情况下,再实施熔断机制,更有可能加剧市场流动性方面的压力。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就发文表示,“熔断机制加剧市场波动。通过制度过多干预市场交易,造成市场交易频繁‘启停’损失的是交易效率,对市场长远发展不利。”

针对熔断机制引发的争议,证监会今日开盘前紧急发布声明指出,熔断机制对稳定股市具有重要作用,其主要功能是为市场提供“冷静期”,避免或减少大幅波动情况下的匆忙决策,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抑制程序化交易的助涨助跌效应;为应对技术或操作风险提供应急处置时间。从1月4日市场情况看,熔断机制发挥了一定的冷静期作用,对于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具有积极意义。引入指数熔断机制是一项全新的制度,在我国还没有经验,市场对新的规则有一个逐步调整适应的过程。

从境外经验看,熔断机制的完善不是一步到位的,也没有统一的做法,需要在实践中逐步探索、积累经验、动态调整。我们将根据熔断机制实际运行情况,不断完善相关机制。

尽管熔断引发的讨论仍在广泛发酵,但在谈及后市预期时,大部分受访机构人士表示并不悲观。

广州一家基金公司的权益投资总监梁峰(化名)向记者表示,“市场大跌后,大家都会找到各种原因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市场本身的涨跌是有随机性的,熔断跟下跌也没有因果关系,1月4日只不过是各种因素赶在一起造成了恐慌,我认为接下来不太可能出现连续的大幅下跌。”

不过,虽然不少市场人士预期大跌后不少股票迎来布局机会,但对于市场的态度仍十分谨慎。赛亚资本董事长罗伟冬就表示,“短期内行情预计或有反抽,但是中长线我个人比较谨慎。毕竟市场估值还是太高了,向上空间不大,向下空间反而不小。尤其是1月8日大小非禁售令解除,对市场压力极大。投资策略方面,我建议逢高减仓,等风险释放完毕后,再择低估值高增长的优质股介入为宜。”

前海方舟资本总裁钟海波也谈道,“长假后首个交易日就触发熔断,对投资者来说有点措手不及,本月来看还是有可能对行情进行修复,但由于内外因素交替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市场重心下移不可避免,建议投资者谨慎操作,低仓位运行,减少交易频次,谨慎选择成长型股票。”

整体而言,机构多数认为短期内市场大概率将会延续震荡盘整的走势,而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赚钱可能将变得更具难度”。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