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产经 >

2016信贷危中寻机:瞄准重大战略、消费金融

2021-08-07 09:51:27

 

来源:互联网

2016信贷危中寻机:瞄准重大战略、消费金融

2015年以来,国际经济金融形势错综复杂,国内改革发展稳任务艰巨繁重,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中央政府作出了“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重要判断,在促改革、调结构、防风险的同时,出台多项稳增长措施,推动商业银行信贷“天量”投放。但同时,银行信贷业务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如何寻找优质信贷市场成为重要任务。

信贷业务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压力

据统计,2015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新增9.9万亿元,同比多增2.3万亿元,超过历史最高纪录的全年增量(2014年的9.8万亿元)。而到11月底,新增人民币贷款已超过11万亿元。

总体上看,银行贷款投向呈现以下特点:从贷款期限来看,企业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增速要明显快于长期贷款,这显示出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银行信贷投放较为谨慎。截至2015年11月底,新增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占全年新增信贷的比重较2014年全年提升2.5个百分点。其中票据融资更是由2014年的9.8%大幅上升至2015年的15.5%。

从贷款分布的企业类型来看,2015年前三季度大型企业贷款余额增速呈环比递增态势,第三季度增速创下14年以来新高;而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则逐季下滑。这表明,在经济下行期,小微贷款的风险较高,各商业银行扩大了对大型企业的贷款配置。

从中长期贷款的增速来看,工业领域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在逐季下滑,第三季度仅有5.6%的增长,这与国家去产能、去库存的政策相符合。而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自2014年四季度以来快速提升,2015年前三个季度平均增速达17.8%,这也与2015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首次超过50%的发展趋势相一致。

从新增贷款的行业投向来看,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房地产贷款和交通运输业成为主要领域。2015年前三季度,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同比多增6000亿元,同比增速达45%;房地产贷款同比多增7000元,同比增速达33.3%。前三季度交通运输领域贷款平均增速达到13.3%,较2014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

在新常态下,一方面是大量中小微企业仍然存在“融资难”问题,一方面是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不断上升。作为金融业的中坚力量,银行面临调整信贷结构、创新信贷服务以及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等多个方面的挑战:

一是信贷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挑战。信贷结构是指信贷资金的投放与运用在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以及不同期限上的配置与配比。合理的信贷结构是商业银行确保稳健运行与运营效益的关键。要做好信贷结构调整,首先,要加强对宏观经济环境与政策的研究,关注宏观经济的发展态势,研究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其次,要进行行业研究,对不同行业进行分析筛选;再次,要结合银行自身业务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根据宏观研究和行业研究的结果,结合银行自身的比较优势,依托银行发展战略,制定信贷政策。

二是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的挑战。在经济新常态下,面对国家新的发展战略、规划以及实体经济发展的需求,信贷产品也面临必须与时俱进、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金融需求的挑战。比如,面对PPP融资模式,如何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面对“双创”和更多小微企业的需求,如何更好地开展投贷联动,以实现新形势下信贷服务的创新和突破?贷款中的额度循环如何应用于个人消费贷款?这些都是银行开展新型信贷业务、拓展信贷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是提高信贷风险管理能力的挑战。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日益深化,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成为银行必须面对的挑战。银行首先应切实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关注新型业务风险构成,丰富风险识别手段。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日益成熟,银行还应运用数据信息和数据处理技术,以大数据的思维积极探索新的信贷风险管理方式,加强和完善新型风险管控流程的设计与体系建设,对客户经营数据实施采集、预警、关联分析,提高动态风险管理能力。

如何寻找信贷投放的新市场

在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银行不良贷款“双升”的环境下,银行未来信贷投放要积极寻找新的机会。为此,银行需要深入调查,精准研判,科学放贷,将信贷资源配置到回报高、经营效益好的优质市场。

首先,商业银行要从国家重大战略入手,把握国家宏观经济及产业政策的脉搏,在国家战略部署和产业政策中准确定位。应该说,中国制造2025、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城镇化建设等战略的实施,都为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提供了新的机遇。

比如,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可重点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以互联网产业、生物医药工程、新分子材料、节能环保为代表的信贷投放新通道。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支持互联互通的建设,支持中国企业新的海外投资需求,高铁、交通、能源、电力、通信等行业将成为信贷投放热点。在城镇化建设中,可以重点支持现代服务业以及智慧城市的建设,信贷资金可进入商圈、物流、医院、学校、公用事业等细分领域。

其次,近年来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继2013年首次超过工业后,2015年又迎来GDP占比首次突破50%的里程碑,这也为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指明了新的方向。在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的新形势下,消费信贷已经逐渐成为银行零售领域的新蓝海,商业银行可以深耕消费领域,寻找优质新市场,因此,可以重点支持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旅游休闲消费、教育文体消费和养老健康以及家政消费等领域。

再次,根据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房地产市场去库存作为2016年五大任务之一被摆上日程。商业银行应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对经济发展形势较好、房地产市场价格较为稳定的地区,适当增加个人住房贷款和房地产开放贷款的额度配置。同时,在助力国家完成去库存任务的同时,在有关政策的支持下,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发行住房抵押支持贷款证券(MBS),以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方式盘活存量信贷资源,进而增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能力和力度。

随着2016年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等五大任务的实施,必然有一些企业面临着被破产或重组的命运。商业银行应探索建立风险缓释协调机制。对于基本面良好但风险已经暴露的企业,各授信银行不应急于抽贷、断贷,而是一起与企业协商,通过贷款重组等方式,进行风险缓释和化解。

作者系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