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储结束五连降 人民币走势趋稳?
中国外储结束五连降 人民币走势趋稳?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十月份,我国外储结束了连续5个月的下降趋势,人民币走势似乎正在逐渐企稳。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11月7日,央行发布10月份外汇储备数据显示,外汇储备升至3.5255万亿美元,环比增加113.9亿美元,终结了连续5个月下降的趋势。
每日经济新闻注意到,外汇储备规模自5月份开始一路下滑,在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定价机制调整的8月,一度创记录的减少了939.29亿美元。
民生证券认为,眼下来看,外储下坡跑已经停止,但到底是停止还是暂停,需要看SDR是否有“黑天鹅”结果以及美联储的加息步伐。
此前,美联储9月加息再次未能成行,而人民币是否加入SDR将在11月底迎来关键时刻。央行在IMF初评后的几个月内,对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改革作出了诸多努力。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计算,第三季度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贬值0.06%,实际有效汇率升值0.69%;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15年9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45.54%,实际有效汇率升值56.76%。
而对于本次外储止降反增,北京商报也援引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主任吕随启分析表示,这说明资本外流的趋势减缓,同时国内资本市场形势好转,外资流入在增加。
这无疑与央行一系列强势的干预政策有关。吕随启表示,此前外汇下降有一个原因很少被提及,即不法资金绕过红线从地下钱庄转移出境。近期,央行联合公安部等五部委深入推进打击地下钱庄转移赃款行动,最大限度切断贪污贿赂等犯罪的违法所得及收益的转移通道,使资本外流得到一定遏制。同时,央行对商业银行征收远期售汇业务保证金,增加了跨境套利的成本和难度。
近期,央行多项汇率政策也分担了外储的维稳压力。例如,央行在伦敦首次发行海外债券,增加高品质的离岸抵押品,提供更好的离岸基准利率;准许境外央行类机构直接进入我国境内外汇市场,吸收更多外资,引导汇率定价权向在岸市场靠拢;每日调整中间价,引导境内外汇率价差收窄,进一步减少套利空间,逐步统一境内外两个人民币外汇市场。吕随启认为,这段时间的汇率表现已可以称得上平稳。
不过,报道也表示,尽管10月外储出现回升,但业内人士并不认为其具备趋势性意义。吕随启表示,目前我国为了冲刺SDR,金融维稳是首要任务,所以外汇储备下滑只能看做单月表现,并不代表未来能够持续稳定。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则认为,从周期角度来讲,实际上我国外储已进入趋势性下降周期。
鲁政委进一步解释,实际上,构成人们对外储增减关注的最大原因是出于对汇率的关注,而市场上人民币贬值的预期仍然存在,所以外储依然会出现下降。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同样认为,央行所采取的稳定措施减少了外汇储备的消耗,但商业银行承担了更多的资本流出压力,表明市场上关于人民币贬值的预期仍存,企业和个人持有美元的意愿仍强烈。数据显示,9月外储降幅虽然大幅缩小,但当月银行结售汇逆差再创纪录,同月金融机构口径外汇占款也创历史最大单月跌幅纪录。
由此看来,隐含在外储数据背后的汇率政策,需要彻底进行改革,才能把痛点消除。鲁政委表示,随着我国资本账户不断放开,人民币缺乏弹性的汇率有着巨大的风险。我国作为新晋资本体,从避免金融风险的角度,当前推进人民币市场化刻不容缓。“SDR要求优势货币稳定,加入SDR后人民币将和美元脱钩。美国已不再是人民币市场化调整的障碍,在10月的汇率报告中也提到,让市场主导人民币汇率,短期有贬值压力,但长期是升值的。”
对于日前政府推出“稳工业”目标,鲁政委认为,工业的可贸易程度很高,直接受制于汇率冲击,从工业的角度来看,汇率高估如果不修正,产业会出现空心化。所以当前,汇率改革推动人民币市场化是必须要下决心进行的事情。
(编辑:卢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