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产经 >

7000亿企业债质押难 资本紧急去杠杆

2021-08-07 07:22:35

 

来源:互联网

7000亿企业债质押难 资本紧急去杠杆

债市“去杠杆”的阵痛仍在市场发酵。

伴随中证登回购新政的利空,市场资金撤离债市,交易型债基大幅“跳水”,债基一时间赎回压力骤增。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债市市场风向已变,去杠杆化正在对二级市场企业债价格造成打压,而此前重仓企业债的券商和基金亦被间接波及,较大可能引发“赎回潮”。

市场人士指出,在新政落地的同时,也意味着债市行情的完结。此前,机构大多青睐于高收益低风险的城投债,并通过质押进行高杠杆操作,但是这种套利手段被弱化,随之影响到券商和基金的投资决策。

债市“去杠杆”

12月8日,中证登发布了《关于加强企业债券回购风险管理相关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大幅收紧了企业债券质押回购融资门槛。

根据《通知》要求,在地方政府性债务甄别清理完成之前,企业债必须达到主体评级AA级以上、债项评级AAA以上才能新增入库;待甄别结果公布后,未纳入预算范围内的城投债如果不能满足债项评级和主体评级的双重要求,就不得再继续进行质押式回购,面临逐步被清理出质押债券库的下场。

中金公司认为,今年以来债券违约风险加大,中证登作为质押回购的中央对手方风险偏好不断下降。实际上,自2014年起,中证登就多次出台了相关措施加强交易所债券的风险管理。但是仅限于发行人的信用风险。相比之下,这次新政力度更大,针对的是地方政府存量债务。

瑞银证券表示,企业债质押资格门槛提高,目前托管在交易所的债券余额约1万亿元,如不考虑纳入地方债务,估算约7400亿元企业债失去质押资格,对失去质押资格的企业债尤其是城投债的影响较大。

同时,券商的债券自营业务是通过交易债券获得差价收入,并通过质押加大杠杆。然而,在新规出台之后,持有较高城投债比例的券商将面临市值波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可能会导致机构集中减持。

据2014年中报数据披露,国海证券(000750.SZ)、中信证券(600030.SH)、兴业证券(601377.SH)三家券商交易性债券在净资产占比最高,分别达到了96%、76%、68%;而城投债在净资产中的占比最高的券商则是国海证券、国金证券(600109.SH)、长江证券(000783.SZ)三家。

债市新规对市场的冲击在《通知》公布次日就充分表现出来。12月9日,企业债、城投债出现恐慌性暴跌,部分债券报价成交收益率较前一日飙升逾100个基点。交易所市场上,当日上交所共有284只企业债发生现券交易,其中209只债券价格均出现下跌。

一家券商固定收益部人士称,新政出来之后,基金是企业债砸盘主力。经过寥寥成交之后,债券收益率在不断被推高。

债基赎回潮

“债市被迫去杠杆,固收类产品受到了较大赎回压力,流动性较好的资产都面临变现。在这种情况下,债基的日子当然也不好过。”上述券商固定收益部人士表示,债基获取超额收益的途径就是杠杆操作。这种模式一旦难以为继,肯定会遭遇赎回。

据好买基金网数据显示,截至12月10日,包括可转债基金在内的648只债券基金中,当周内表现为上涨的仅有114只,仅占17.59%。

上海一家基金固收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在政策发布后,债基短时间内就有大量的赎回。债市在去杠杆,而股市却一片大好。资金从债市出逃已经是大趋势。”

他告诉记者,债券交易风险较小,收益比较稳定,投资者在股市熊市时比较偏好这类投资。况且,今年以来大部分的债基表现也都很抢眼,不少投资者心存“见好就收”,等待回调的心理,甚至更愿意投身股市把握这波难得上涨行情。

据记者了解,在债基行情突然急转直下和投资者赎回双重压力下,部分债基经理已经对债基的杠杆和仓位进行了调整,规避短期的波动风险。

“等市场调整之后,可能又是一次建仓机会。”上述固收部人士认为,未来央行降息预期较浓,债券的长期投资机会还是很大,并不会因为暂时的去杠杆就让市场失去投资价值。并且,由于债市去杠杆化,单一的套息模式将转变,不同机构的投资风格将更具特色,机构集中投资城投债所带来的风险也会缓释,这对整个市场的发展还是有利的。

更重要的是,在他看来,债市的牛市已经持续了一年,不少债基和券商集合理财的表现都非常不错。数据显示,截至12月9日,仍有532只开放式债券型基金的年内涨幅超过8%。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