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研究院张建平:“双循环”背景下促消费应补齐民生短板
商务部研究院张建平:“双循环”背景下促消费应补齐民生短板
本报记者 颜世龙 北京报道
“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分析认为,这是中央根据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新变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新趋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及时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遵循。
“双循环”此时提出的意义是什么?构建“双循环”的方法论和突破口又在哪里?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否意味着放弃掉外贸出口?
为此,《中国经营报》记者日前专访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中心主任张建平。
张建平
新的发展阶段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都是‘双循环’,但叫法不同,侧重不同。”张建平说,过去我们叫作积极利用两种资源,即国内和国际资源,目的是开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过去我们一直是出口导向型经济,侧重于围绕国际市场带动国内经济发展。
“拉动经济的三家马车——外贸、消费和投资,依靠国际市场带动,以外贸出口导向为主,进而带动国内经济增长。”张建平说,“但随着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和完善,国内消费已经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三驾马车也主要变为由消费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目前消费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0%左右。”
张建平说,当前已经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市场规模在不断放大,中国居民消费规模不断攀升,事实上,不光是国内企业看好中国的市场,这也是很多国外企业到中国投资的原因。
“这是双循环大的背景,而结合当前疫情来看,全球市场一片萧条,今年全球经济衰退已经是定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只有中国能保持经济1.2%的正增长,其他经济体都是负增长,其中中国传统的外贸出口市场都是负增长,美国更是负增长得惊人。”张建平说。
此外,世界贸易组织预测,今年全球外贸将下滑13%~30%左右,而这乐观预测的13%下滑还是在各国防疫抗疫取得成绩,以及经济复苏的情况下。但目前来看,现在做得最好的只有中国。
“包括GDP、PMI、用电量、货物运输量、外贸等多个指标,中国都是向好的。”张建平说,“从维护国家经济稳定,守住底线的思维出发,我们提出双循环,而且是以国内循环为主体,作为重要支撑,这样的判断是符合当前形势的。”张建平说。
内循环为主不是放弃外贸
张建平表示,当前有人认为,“双循环”的提出,尤其是提出“国内循环为主”就是要放弃外贸,这是不对的。实际来看,中国仍旧在下大力气稳外贸。原因是,虽然外贸出口对GDP的贡献已经不同于往日贡献之大,但外贸对上下游的产业链关联性非常强,国内上游企业要为出口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等产品或服务,外贸对GDP间接的拉动非常重要,这事关1.8亿人的就业和饭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