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新城的防疫复工平衡样本
产业新城的防疫复工平衡样本
本报记者 吴静 卢志坤 北京报道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国内原有的运行节奏,截至今日,疫情影响仍在持续,但已有所缓解,企业复工复产正在紧张进行中。
回看此次疫情对城市治理带来的挑战,不少城市专家认为,中国特殊的人口流动状况,是导致这次抗疫风险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形成高效率组织体系,从长远来看,有助于未来风险管控与降低各类经济和社会成本。
近年来,随着中国都市圈时代特征愈发明显,人口增长、就业通勤、空间扩张和产业联系均呈现出都市圈化格局,聚集众多人口和生产生活要素的都市圈,既是此次疫情防控的重点,也是复产复工恢复经济发展常态的关键。
如何在疫情发展前中期的防控中动员和集中区域内各种资源,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又如何在疫情形势变化科学有序复产复工,迅速恢复和发展经济,考验各地的城市运营管理能力。
正是在此背景下,扎根都市圈发展的产业新城,在此次疫情中,继续展示出强大的统筹能力和经济助推力。
高速网络构建的都市圈
疫情发生后,很多业内人士将此次疫情对中国经济、社会造成的影响与SARS时期相比较。只不过,与2003年非典时期相比,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已截然不同。截至2019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60.60%。核心大城市足够发达,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已经堪比国际大都市。
从人口流向来看,来自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过去八年中,我国城镇化人口65%进入到了30个都市圈。超过36万在京工作的人居住在环京地区;而在上海都市圈,人口超100万、20万~100万、5万~20万的节点城市分别有5、12、10个。未来10年甚至20年,新增的城镇化人口也会集中在都市圈的外圈层,这是世界上主要都市圈发展的经验,也是中国现在主要核心都市圈发展的现实。
此外,我国环核心都市圈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也在充分成长,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不仅数目多,而且质量相对较高。这些地方成为新的城镇化人口和新产业驻留的重要选择。
据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的调查分析,许多国际性大都市,为了有效处理城市规模扩张与城市运行效率之间的矛盾,纷纷探索新的空间布局战略,将城市的部分功能尤其是非核心功能分散布局到市中心区外围的某些区域,在实践中形成了“新城”“卫星城”或“业务核都市”等空间载体,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将其称之为“微中心”。
“都市圈是高度融合的网络状城镇体系,微中心是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看来,中国都市圈与国际比较差距并不在核心区,而主要在微中心和节点城市上,以东京为例:50万~100万级(人口)城市5个,20万~50万级城市18个,5万~20万级城市84个,而北京的相应数字分别仅为2个,7个和8个。
“微中心”该如何形成?行业多年的经验表明,产业新城的建设与发展会推动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的高效流动,并成为缩小内外圈层落差、助力都市圈整体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作为都市圈内核心城市与周边的有效载体,产业新城主要布局在都市圈外圈层,以中小城镇居多,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和生产要素。
来自法国经济学家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可以说明培育产业集群作为都市圈内生动力,带动其整体发展和崛起的规律。这是一种非均衡发展理论,要点在于选择较小的区域集中资源投入,培育良好的产业生态,再带动周边的发展。40年里,深圳从一个小渔村成长为一个拥有千万人口、极具活力的超大城市,就是典型案例。
这也适用于目前发展相对落后的、如北京都市圈的进程,一方面得益于中心城市的产业外溢和辐射,另一方面在周边选点布局,着重发展各自的特色产业,迅速成长为支点城市,与中心地带发生更加密切的协同。
这正是华夏幸福产业新城的布局逻辑。紧抓都市圈发展机遇,华夏幸福已围绕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郑州、武汉等全国15个核心都市圈布局。在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汽车、航空航天、新材料、大健康、都市消费等10大产业基础上,打造了百余个产业集群。
这些产业新城,在此次的新冠肺炎疫情下,日益成为外界观察区域经济发展和统筹运营的典型样本。
全面防疫攻坚战
每座产业新城,就是一个“微型城市”,囊括生产、生活、休闲、娱乐等方方面面,其所面临的防疫压力可想而知。考验的不仅是产业新城的运营水平,更是组织动员能力。
实际上,在规划早期,为确保产业新城高站位、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华夏幸福坚持规划先行,依托华夏幸福城市规划设计院、深圳城市空间等专业城市规划设计机构,确立“产、城、人”视角下“小而全,小而美”的产业新城特色发展内涵。
在此基础上,华夏幸福制定了开放空间体系、紧凑城市导则、公共设施规划导则等一系列城市发展规划标准与导则,打造“12类公园绿地+16类道路交通+85个公共设施”的城市产品体系,构建城市级、片区级、社区级、邻里级四个层次的公共设施布局体系,涉及教育、医疗、商业、文化、体育、养老、产业、市政等多个方面。
疫情当下,守土有责是一个个产业新城人的信念。
常锃锃和雒斌杰,是武陟产业新城的物业工作者,负责区域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涉及周边95个行政村。
保护群众安全最有效、最可靠的办法是守住村口要道、控制人员出入和宣传防范知识。与此同时,村里却急缺志愿者、防护物资以及疫情防控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