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产化潮起 “第四张报表”重塑小微金融
数据资产化潮起 “第四张报表”重塑小微金融
长久以来困扰小微企业的“三张报表”问题正在迎来数字化改造契机,由细分行业服务平台+金融科技机构形成的数字小微金融模式引发业界关注。
众所周知,传统金融机构此前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关键障碍在于“信息不对称”,并因而找不到判断的有效依据。随着企业多维度经营数据的丰富,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三表”之外,多维数据形成的“第四张报表”正在爆发惊人价值。
在上述模式中,通过行业服务方帮助小微商户加速数据化转型的同时,新金融服务随之嵌入,依据商户前中后台真实经营数据快速进行授信,由此大大缓解运营难+融资难等问题。这一模式也为非流量巨头的第三方机构嵌入产业和场景找到了解题思路。
小微经济综合信息利用待强化
2014年,在杭州经营烧烤店的王霞,迎来了生意最艰难的一段时期。由于管理者经营理念的不同,部分店铺营收情况每况愈下,现金流出现了严重问题。面对这一情况,店面的经营方式急需调整,周转资金也等待落实到位,怎么办?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已经超过2700万家。
概括说,这一群体具有“56789”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指出,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力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推动创业创新和就业扩大。
但与此同时,小微民营企业在发展中普遍遇到三个问题: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特别是融资环节,在中国现行体制下,大中经济体的问题基本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及时解决,而小微经济体由于处于弱势地位较为缺乏关注。世界银行《中小微企业融资缺口报告》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中小微企业融资缺口达到了1.89万亿元人民币,约占当年GDP比例的17%。
中国普惠金融促进会筹备小组组长、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刘克崮认为,“三无三有”是小微经济体融资的天然特点:传统金融是坐店式经营,等客上门,重第二还款源,土地、房产和他人担保等;轻第一还款源,本人信用、生产能力、现金流等。“而小微经济体则是无抵押、无担保、无财表,但有信用、有生产经营能力、有现金流,只是传统金融缺乏热情、缺乏方法去甄别和判断。”
宜信创始人、CEO唐宁认同上述观点。他分析认为,过去十多年内,中国传统经济特点发生着深刻变化。以房地产、制造业、进出口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实物资产很多,现金流充沛,这也使得与之相匹配的传统金融体系应运而生,表现为银行为主的融资体系和固收理财。“但新经济的重要特点是数字化的,无实物抵押,因此需要的金融支持方式也完全不同。”
如何在普遍“三无”的小微经济体中筛选、发现、甄别出“三有”的群体?刘克崮认为,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近代和现代技术,对小微经济体信用信息进行综合性的开发利用。
事实上,上述方向的解锁关键就是“数据”。而随着近年来数字化普惠金融的渗透,这种对小微经营体信息的综合性开发利用正在得到有效实践。
在王霞一筹莫展之际,聚焦餐饮领域信息化和数据化的服务商二维火对其运营模式进行了“重整”。二维火副总裁芦宇峰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不同的小店市场其实面对着不同市场痛点。“比如夫妻餐饮小店,痛点就在面积小接待量有限;零售杂货铺则是进货无规律;街边服装店的问题在于流量和成交量低。”而这些痛点的关键都指向数据散乱不成体系,无法形成价值。而通过接入服务平台,形成可分析的经营数据后,一系列对营销、获客、后台管理、进货量预测等一系列精准管理则水到渠成。
当王霞接入二维火超过3年后,她在一次需要店面装修筹措资金时被平台告知,可以申请“数据借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