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重申财政资金存放方式 力保万亿资金安全
官方重申财政资金存放方式 力保万亿资金安全
庞大的财政专户资金因银行存放可选择性,而造成大量寻租空间的事实正在受到官方的有力监管。
在第一季度财政数据出炉之际,财政部发文重申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资金存放管理意见,要求除国家规定外,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应当按照规定采取竞争性方式或集体决策方式选择资金存放银行。
多位财税人士认为,相比以往的制度,官方加大对财政资金存在银行选择过程不够透明、选择方法不够科学等问题的管理,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安全透明。
银行“竞标”上岗
“财政专户资金存在哪家银行,很多时候都是由地方财政部门自行决定,这给一些实权领导提供了寻租的空间。”4月20日,北京一位财税系统人士向记者坦言。
在该人士看来,财政专户资金存放涉及到银行和地方政府双方利益,需要平衡。
在财政部近两年的基层调研中,上述情况也时有发生。经调查发现,有的地方和部门资金存放管理中存在着管理机制不够规范等问题。在此背景下,银行采取竞争上岗来吸引财政专户资金,以提高资金透明度成为改革的重要一步。
记者了解到,经国务院同意,由财政部印发的《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资金存放管理的指导意见》规定,除国家政策已明确存放银行和涉密等有特殊存放管理要求的资金外,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应当按照规定采取竞争性方式或集体决策方式选择资金存放银行。
所谓竞争性方式,是指公开邀请银行报名参与竞争,采用综合评分法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择优确定资金存放银行。集体决策方式,是指确定三家以上的备选银行,对备选银行采用综合评分法评分,并将评分过程和结果提交单位领导办公会议集体讨论,集体决定资金存放银行。
财政部国库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相比以往制度,如今的管理更加全面。比如,严格规范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资金存放银行的选择方式、严格规范大额资金转出开户银行进行定期存款、严格规范银行的吸存行为等措施,提高了资金存放综合效益。
对此,中国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认为,未来银行机构要想争取财政专户资金,需要出具更安全可靠的风控体系,以及保值增值的投资方案和有竞争力的利率等材料。“可能还要和其他银行机构公开竞标上岗,并由多个人员参与决定中标银行,避免一人做决策产生资金风险。”
根据央行数据,截止到2015年,国库库存余额约4万亿元。随着中央大力推进盘活存量资金的改革举措,粗略估测,目前库存资金规模已减少了万亿元左右。
切断寻租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