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产经 >

交通部专车新规或面临执行难

2015-11-14 09:31:00

 

来源:互联网

交通部专车新规或面临执行难

11月9日,为期一个月的《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画上了句号。短短30天,政府部门共收到6832条意见。文件中关于专车定位、数量管制、传统出租车改革等问题,引发了经济学界、法律界、交通运输界多方争论。各种观点交锋背后是旧体制与新业态之间、各种模式的专车企业之间的博弈。一轮轮辩论之后,如何寻找最大公约数,是政策在最后完善阶段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个月的争论

10月10日,备受关注的《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浮出水面。5天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举行了专家研讨会,十多位经济学、法学专家和交通领域的专家进行了一场专车新规激辩。

这次研讨会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薛兆丰、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等认为,专车是互联网+背景下的新生事物,是共享经济的体现,不能再用传统出租车管理模式来监管,交通部更不应该急于“一刀切”地制定管理政策。广州市交通委员会客运管理处处长苏奎和一些交通专家则认为,现在专车的发展缺乏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不能再“让子弹飞”了,应该有一个制度化和常态化的解决机制。会议接近尾声时,交通专家徐康明与经济学家周其仁、张维迎就专车是否会加剧拥堵等问题争辩激烈,场面一度火药味十足。

北京大学的这次研讨会被称为“专车第一辩”,此后,各地的政府部门和民间机构陆续召开了十多场专题讨论会。

11月7日,交通部组织专题座谈会,特邀了交通、法律、金融、财经、信息通信、知识产权等方面的20多位专家,其中包括了10位曾公开提出专车新规“存在重大缺陷,不应出台”的专家。由于这次会议召开日期距离征求意见截止只有两天时间,又是交通部的主场,所以该会议也被一些学者视为推动专车新政“最后的机会”。

参与这次会议的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副教授张效羽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参会的20多位专家中,包括他在内的之前提出专车新规存在缺陷的10位专家全部是“质疑派”,对专车新政的征求意见稿主要持质疑和反对态度;而其他专家基本是“支持派”,对新政是支持和拥护态度。“讨论一开始大家还比较客气,但是几个人发言之后,征求专家意见的座谈会就变成了管理办法是否合法、合理的辩论会。双方交锋非常激烈。”

观点背后的博弈

据记者了解,质疑派和支持派的主要争议点包括专车定位、数量管制、专车与传统出租车竞争关系等问题。

新规征求意见稿规定: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车辆使用性质登记为出租客运;城市人民政府对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配置数量有规定和要求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据其规定和要求,对车辆发放《道路运输证》。

在北大的讨论会上,薛兆丰直指征求意见稿是为专车量身定做的杀手锏。“强制要求一出来,专车一定要注册,接踵而来的就有成本,八年就报废了,一个私车本来运作就是轻负荷的,这样强制身份的转变,会把本来可以使用共享经济来接入的专车,强制性地拒之门外。”

朱巍表示,理解交通部现在的难处,之所以会制定出这样一个饱受诟病的征求意见稿,首先因为交通部是传统出租车的老东家,也是十多年前出租车管理办法的立法者,是传统出租车行业利益集团的管理者和守护者,改革背后的利益是庞杂的;第二,交通部在起草规定时,没有站在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去看,还是站在传统的管理思维看待问题;第三,现在世界各地传统出租车司机对Uber这类打车软件类都有巨大的反对声,政府更多考虑的是维稳问题。

事实上,在专车新规征求意见之际,代表传统出租汽车与汽车租赁行业利益的全国道路运输协会也公开提出了《关于尽快出台两个文件深化改革规范有序促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建议》,并强调全国出租车行业拥有260多万驾驶员,涉及几百万个家庭,而网络约车平台的出现和发展,严重搅乱了出租汽车市场经营环境,行业不稳定的现象和因素逐步叠加。互联网不应是“法外之地”,不能用技术优势来颠覆传统行业获取超额垄断利润。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