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产经 >

中国经济减速首要根源是什么?

2015-09-22 12:09:00

 

来源:互联网

中国经济减速首要根源是什么?

【中国经营网注】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付敏杰指出,产生体制性财政紧缩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财政制度依然没有实现向现代财政制度的转型,没有意识到“有钱不花”是市场经济中最大的“懒政”和宏观经济不景气的首要根源,没有意识到政府规模的扩大本身就是在给经济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更多的社会稳定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积极财政政策的“扩张性”从何而来?《经济蓝皮书夏季号: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4—2015)》报告认为,应克服“懒政”,努力花钱,推进预算进度。本届政府执政以来,国务院至少有10次会议涉及激活财政“存量资金”或者“沉睡资金”问题,甚至还启动了问责程序,但依然出现了严重滞留现象,这说明财政紧缩并不是一个短期问题,而是一个制度问题。

报告建议,增加收入渠道比重,减少费用渠道比重。

“既然项目经费难以按照现有预算科目和会计法则执行,那么增大收入渠道支出,将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发放工资、退休金,无疑是扩大财政政策效果的最好方式。”付敏杰说,因为收入和福利等权益支出不会延迟,更不会出现执行进度缓慢的问题。但遗憾的是,目前的收入增加渠道并非通过工资体制改革,而是以各种“工程”的面貌出现,同样面临执行问题。公共支出收入化、公职人员收入工资化改革应当并进。

报告称,若预算执行进度越来越慢,政府只收钱而不花钱,那么最好的刺激性政策自然就是减税。不管是全面推进服务业营改增,使服务业发票可以用来抵扣部分工业增值税从而实现减税,还是通过清理各部门的不合理收费来减少政府性基金收入,都可以达到一定的扩张性效果。

据观察者网报道,中国社科院21日发布《经济蓝皮书夏季号: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4—2015)》,预测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为6.9%,经济增长减速来自企业与个人投资的下降。

报告指出,“在技术进步贡献率为30%的预期下,“十三五”时期的总体增长速度可以勉强维持在6%。”同时,报告对我国各省发展前景进行了排名,上海、江苏、浙江分列前三位。

社科院建议,让经济减速成为“清洁机制”,清理“僵尸企业”,鼓励升级换代,并指出“有钱不花”是市场经济中最大的“懒政”和宏观经济不景气的首要根源。

经济增长减速来自企业与个人投资的下降

该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经济学部主任李扬担任主编。报告认为,我国处于工业化向城市化转型时期,体制性问题所导致的纵向和横向分割以及人力资本的缺失,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主要障碍。

李扬表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进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中之重,尤其要重视中西部地区生产效率的有效改进。因此,制度完善和人力资本培育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主要手段。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平说,2015年,大量的改革和发展措施为未来发展打开了空间,但短期的宏观走势是不容乐观的,通缩机制在不断地侵害经济实体。

针对经济减速和通缩的压力,2015年,我国在宏观政策上连续推出了降准和降息,积极布局了跨区域发展的战略,推动了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地方债务置换,但报告也指出,“2015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表明经济仍然偏弱,特别是汇丰PMI的6月指标仍在50以下,其分类指数中的就业项目收缩很快,显示出更深层的调整已开始。”

根据GDP环比预测,2014年第四季度环比为1.4%,创了近5年的最低值纪录;而2015年第一季度环比仅为1.3%,第二季度环比也只有1.7%。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为7%,根据4个季度环比连乘的预测,如果第三季度环比上升与第二季度持平的话,2015年下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会更低,全年预计为6.9%。

张平说,经济增长减速来自企业与个人投资的下降。与此同时,政府支出受困于财政收入下降和地方债务压力加大,尽管消费较为平稳,但收入预期也在下降。贸易盈余更多地显示为衰退性的盈余,即进口大幅度下降导致的盈余,总体看经济疲弱趋势仍未改变。而金融市场建设和改革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推动转型,稳增长的宏观政策任务仍需加码。

上海江苏浙江发展前景最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