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养老改革山东破题实施
事业单位养老改革山东破题实施
日前,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山东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其改革相关配套政策。《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其中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总体方案和主要政策,标志着其改革正式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
山东多名业内人士对此解读称,山东是国内第一个进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省份,这意味着山东率先破题。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韩金峰对此介绍,山东此次改革涉及全省350万人,其总体思路可概括为“一个统一、五个同步”,具体缴费办法为单位缴纳比例20%,个人比例为8%。
上述业内人士分析称,多地上述举动意味着全国5000多万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和退休人员,将逐步纳入社会保障“大盘子”。
“动了”350万人的养老金
据记者了解,山东此次改革首先明确了参保事业单位范围、参保人员等。实施办法介绍,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事业单位是指,根据《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发〔2011〕5号文件精神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等有关规定,目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其中含公益一类、二类、三类事业单位。
实施办法介绍,对于划分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仍继续参加;尚未参加的,暂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待其转企改制到位后,自转企改制基准日起,按有关规定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对于目前尚未确定分类类型的事业单位,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仍继续参加;尚未参加的,暂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待其分类类型确定并改革到位后,纳入相应的养老保险制度。
而对于参保的工作人员范围,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编制外人员应依法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于编制和人事管理不规范的单位,要先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清理规范,待明确工作人员身份后再纳入相应的养老保险制度。不仅如此,实施办法也对编外人员的处理作出说明。记者注意到,山东机关事业单位离休人员没有纳入到此次改革范围。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提供的数据显示,山东省养老保险制度已经覆盖6570万人,但全省35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并不在列。韩金峰坦言,后者成为制度覆盖的“短板”和“孤岛”。
韩金峰向记者描述,机关事业单位个人缴费工资和企业一样,实行“3倍封顶、60%托底”的政策:超过省或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倍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60%的,按60%计算缴费基数。
“山东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实现了单位养老向社会养老方式的改变。”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房波坦言,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障不再单纯依赖单位,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逐步过渡办法”,纳入社会保障的“大盘子”,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化解“双轨制”矛盾
前述业内人士直言,多年来尤其是近几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成为全国性的一道难题。改还是不改?如何改?均备受各界热议。权威数据显示,养老保险制度目前已覆盖全国8.3亿人,但全国5000多万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和退休人员排除在该制度之外。
按照中央的要求,今年多地都在制定各自的政策。2月15日,山东省制定出台实施意见,5月15日,实施办法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备案审核,7月14日,被正式批复同意。四川、上海、江苏等地紧跟其后,陆续公布了具体的实施意见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