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家底曝光了什么问题?
公积金家底曝光了什么问题?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6月12日,住建部等三部委联合披露了全国公积金2014年年度报告。这不仅是涉及亿万人切身利益的公积金“国家账本”首次公开,也是不同层级政府公积金信息披露制度实施的第一步。而不得不提及的是,自上世纪90年代创立住房公积金以来,操作中伴生的各种问题一直饱受诟病,比如公积金福利、“穷帮富”、提取困难、50%的公积金“躺着睡大觉”等等不断引起人们质疑。
公积金家底6年来首曝光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6月12日,住建部联合财政部、央行披露了2014年全国住房公积金年度报告,2014年全年住房公积金缴存额12956.87亿元,比上年增长12.41%。截至年末缴存总额74852.68亿元,扣除提取后的缴存余额37046.83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长20.88%和16.97%。
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增值收益677.02亿元,比上年大幅增长26.09%,但仍显偏低。
报告同时显示,超过3.5万亿元的公积金余额中,有68.89%用于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另有775.80亿元保障房住房建设试点项目贷款余额、48.86亿元购买国债余额。这意味着,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余额资金运用率超过70%,已基本逼近商业银行水平。
据悉,国家监管部门要求公积金存贷比控制不超过85%的风险警戒线,贷款余额是指发放贷款额扣除还贷额后的金额;而累计缴存额扣除累计提取额后,剩下的就是缴存余额。这两者的比例就是公积金存贷比。由此看来,我国住房公积金存贷比并不算高。
对此,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表示,存贷比过高有可能会为公积金资金带来不安全的隐忧。但在确保资金安全的情况下,存贷比越高,可以反映出公积金的使用率越高。
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郑春荣坦言,公积金余额的投资渠道比较少,比如只有用于保障类住房建设贷款以及买国债等。他认为,如果探索让更多公积金在保障资金安全的情况下适当投资,这应该是可行的。公积金存贷比要高于商业银行,运行风险也小,如何更大化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还有待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社保与公积金有一定相似之处,但二者的运营模式却有本质的区别。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表示,相比社保基金理事会,公积金运营机构的现代公司法人结构不够健全,它理论上是广大参加人的资金蓄水池,但没有太多去追求高收益的机制。
另外,属地化运行使得全国公积金统筹层级低。郑春荣说,有的地方运用率高,有的地方运用率比较低,呈现很大的局部性特征,也使得全国公积金很难发挥出合力效应。
报告显示,东部发达省份公积金资金运用率普遍高于平均水平,中西部地区则普遍较低。山西省运用率仅为25%,为全国最低。
住建部住房公积金监管司司长张其光介绍,山西公积金资金运用率低与山西房地产市场低迷,一部分单位搞集资建房、合作建房,导致商品房需求不足有关;另外,也存在公积金使用门槛过高、前置条件过多等因素。他还透露,实现各省省内资金融通,是下一步的重要改革方向。
此次披露的信息中有一个数据非常“刺眼”,那就是尽管提取额的75%用于住房消费,但租房提取公积金只占提取额的1.07%。事实上,壮大租赁市场,鼓励老百姓租房,并构建“先租后买”的梯次住房消费体系,构建“两条腿”走路的住房供应体系,一直是管理部门的政策导向。
事实上,租房者往往是低收入人群,最需要公积金这样的廉价金融资源支持,这也是公积金普惠性住房金融的最大体现。但1.07%的过低比例无疑是非常尴尬的数据,也折射出公积金管理上的弊病。
此外,2014年公积金管理从业人员经费为29.1亿元,仅占公积金中心管理费用实际支出70.98亿元的41%,其余近42亿元的资金用在哪里,作为公积金所有者的缴存职工应该具有知情权。特别是在近年来屡屡爆出公积金中心乱发福利、公款消费等负面问题的情况下,更有必要将“管理费用”这个可以把杂七杂八都装进来的财务大指标明细化。
目前,公积金制度遗留下的一些问题仍旧没有解决,比如效益较好的单位、职位和收入较高的人员,缴纳的比例高;民营、私营企业象征性缴纳、甚至不缴纳的问题依旧存在。问题是,缴存比例高的单位及个人,往往是工资高、住房需求多数并不困难的群体,这意味着公积金在普惠性上还有不足,这也是未来公积金改革的方向。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已有超过100个城市发布了不同力度的住房公积金松绑政策,包括北京、上海等超过30个城市还提及了增加公积金贷款额度。
根据中原地产研究总监张大伟的计算,按照目前的基准利率,商业贷款购房利率为5.65%,住房公积金利率贷款利率为3.75%,从最近的20次房贷利率变化看,已经双双跌破2009年历史最宽松时期执行的5.94%与3.87%的最低历史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