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产经 >

“项目换煤炭”36亿脱困 京东方“捆绑政府”模式遭质疑

2015-03-07 10:17:00

 

来源:互联网

“项目换煤炭”36亿脱困 京东方“捆绑政府”模式遭质疑

因为昊华能源的一则公告,京东方以高科技项目换取煤炭资源并快速变现的财技秀,再度引发舆论关注。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京东方鄂尔多斯5.5代AM-OLED生产线项目一期工程在2013年11月投产、2014年7月量产出货、目前处于产能释放阶段,项目二期工程到2016年才能投产,但是京东方鄂尔多斯项目换来的位于巴彦卓井田的9.6亿吨煤炭资源,早就被京东方成功变现。昊华能源2015年2月10日的公告显示,该公司拟出资17.2亿元,收购北京工业投资发展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工业投资”)所持有的鄂尔多斯市京东方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方能源”)30%的股权;收购完成以后,昊华能源将持有京东方能源50%股权,成为控股股东。

本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京东方能源最初由京东方集团现金出资600万元、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方光电”)现金出资2400万元在2011年8月注册成立;2011年10月,北京工业投资、昊华能源分别以27亿元、9亿元的价格获得了京东方光电所持有的京东方能源60%、20%的股权。目前,昊华能源拟以17.2亿元的价格收购北京工业投资所持有的京东方能源30%的股权,相当于3年多时间溢价3.7亿元。

煤炭资源套现

要厘清京东方的煤炭故事,必须从鄂尔多斯的“资源换项目”说起。

据记者了解,由煤而兴的鄂尔多斯,早在2004年就提出“三个转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到2005年,鄂尔多斯以两处煤矿探矿权加上1万元/亩的6000亩土地,成功迎娶了华泰汽车150亿元的投资项目;也是在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资源管理的意见》,“资源换项目”由此得到制度化,标准是“固定资产投资每20亿元配置煤炭资源1亿吨”。

到了2010年12月,善于寻求地方政府政策支持的京东方,和急于在新兴产业方面寻求突破的资源型城市——鄂尔多斯“一拍即合”,双方就合作建设京东方鄂尔多斯科技园区签署了备忘录。

京东方与鄂尔多斯市政府、东胜区政府、昊华能源等在2011年8月签署正式的《第5.5代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生产线及能源建设项目投资框架协议》。根据这份协议,京东方将投资220亿元在鄂尔多斯建设第5.5代AM-OLED生产线,其中,该项目注册资金120亿元,其他资金为银行贷款。同时,京东方将获配总量不低于10亿吨的煤炭探矿权。

在协议签署之前,京东方获得10亿吨煤炭资源的消息已经被媒体披露。相关媒体甚至声称“京东方涉足煤炭反哺液晶面板”,因为彼时京东方正处于亏损泥沼。由此,京东方“触煤”的故事开始被公众熟知。

不过,京东方这家高科技公司并不具备开发煤炭资源的能力和经验。因此,京东方集团联手旗下子公司在2011年8月注册成立了京东方能源、鄂尔多斯市淏盛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两个能源项目公司,专门用于接手获配的煤炭资源。

此后,京东方鄂尔多斯项目获配煤炭资源的首期4.5亿吨被记在京东方能源的名下。很快,京东方能源的控股股东——京东方光电所持有的80%股权,在2011年10月就转让给了北京工业投资和昊华能源。前者付出27亿元代价获得60%的股份,后者付出9亿元代价获得20%的股份,京东方由此套现36亿元。

前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京东方220亿元投资AM-OLED项目当时已经规划多时,最初并未打算落地内蒙古,正是由于内蒙古出台的“资源换项目”计划,京东方才考察了鄂尔多斯、包头等多个城市,最终选择在鄂尔多斯东胜区落地,还是看到了获配煤炭资源的变现能力。

相关数据显示,京东方在2010年亏损额度高达20亿元,在2011年上半年亏损额度也达到12.15亿元。但是在煤炭资源套现36亿元的消息出现以后,媒体纷纷预测,“京东方36亿元套现部分煤矿股权,全年业绩或现转机”“京东方可以免除戴上ST帽子了”“京东方有望扭亏为盈了”等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