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加速“瘦身”的背后
北京加速“瘦身”的背后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在不久前刚结束的北京两会上,北京市市长王安顺也明确提出,今年将对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功能和产业,逐一列出清单,拿出具体方案,尽快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对此,一位区域经济研究员感慨,北京加速“瘦身”的导向正在增强。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2014年,北京更新了明确的城市战略定位,即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四大功能。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功能并不包括在内。事实上,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北京一直在将制造业、重化工企业等外迁,目前大型重工企业已基本迁移完毕,所剩不多。
“什么因素在人口集聚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实际上,不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主要是服务业。北京集聚了全国最优质的教育、医疗以及行政资源,外地人口大量向北京集聚,很多其实也不只是为了就业,为了工作,主要还是看重这里的公共服务资源好。”袁崇法认为,要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还需要从第三产业中,梳理出那些跟首都功能和市民生产生活关系相对不那么紧密的,进行转移。
然而,在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看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根本的是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但这不是单单做好规划就可以的,因为疏解从根本上还是市场行为,政府可以起引导作用。“目前核心的问题是,承接首都产业转移的地方,应该具有吸引力,形成反磁力中心,能吸引北京的产业过去”。
在北京社科院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张耘看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第一步,要区分首都核心功能和非核心功能,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北京与伦敦、东京、巴黎等具有悠久历史积淀的国家首都城市一样,具备了许多基于首都核心功能的延伸功能,比如经济、教育等。
在中国区域科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杨开忠看来,非首都核心功能主要有两大类:首先,从经济角度考虑,一些相对低端、低效益、低附加值、低辐射的经济部门;其次,区位由非市场因素决定的公共部门。
对此,北京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将通过“禁、关、控、转、调”5种方式来完成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产业目标。
1月23日,北京市市长王安顺表示,要加快非首都核心功能“瘦身”步伐。关于首都功能核心区的低端业态,王安顺表示,西城区付出了很大努力,去年撤出和规范市场21家,减少动批摊位1300多个,“但这还远远不够,必须摸清底数,加大力度,加快‘瘦身’步伐”。
王安顺还认为,西城区目前拥有70所中等职业学校,三级医院16家,占全市1/5,这些都要通过整体搬迁,或者办分院、分校等方式向周边地区疏解。
1月底正式落户河北沧州的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园,也让一批“京籍”药企走上主动疏解之路。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贵认为,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园让京冀两地实现了多重“利好”,其政策创新带来了有益启示。“既继续保留北京身份,又能享受当地的资源环境优势,让不少企业迅速转变了观念”。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北京市相关部门做了下一步重点工作部署。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坦言,要对《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进行修订,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为调整存量,以铸造、锻造、小家具等12个行业为主要领域,计划就地关停退出300家污染企业,逐步清退镇村工业大院,加快疏解一般制造业和区域性批发市场。此外,做好与外埠园区和机构对接协作,推动医疗、教育等领域政策衔接和对接合作。
实际上,疏解非首都功能并非易事。为了做好配套,让各区也有足够动力配合外迁,北京甚至准备调整各区考核办法,把疏导多少人多少产业出去作为加分项。配套产业和企业外迁,人口自然需要跟着往外流动。上述区域经济研究员认为,光是企业外迁远远不够,至少是治标不治本的。将行政以及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校、甚至部分军队机关配套外迁,才能缓解北京“大城市病”。
不可否认,就现实情况看,京津冀在城市功能识别、区域规划、产业转移、基础设施等方面已多有动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距离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复合式战略目标还相当遥远。从客观因素看,京津冀发展水平不一,从经济实力到基本公共服务都处在不同的发展层级,这决定了发展诉求的不一致。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并非只有让北京‘瘦身’这一个目标,而是包含了更广泛和深远的战略诉求。一是探索首都和其他超大城市优化经济空间布局的路径;二是积累跨行政区域的城市群实现协同发展的经验;三是为区域内各领域的深化改革注入增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如同一个击发针,激活的是从城市发展到跨区域治理的宏大命题。”(编辑:姜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