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产经 >

明年或是中国经济最坏一年?

2014-12-26 15:21:00

 

来源:互联网

明年或是中国经济最坏一年?

【中国经营网注】申银万国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日前指出,中国面临最为严峻的通货紧缩危机,货币政策再也不能无为而治,应果断进行对冲。他预计中国将再次进入量化宽松周期,未来12个月最多可以有3次降息6次降准。

李慧勇特别强调,判定通缩与否,一定要看到中国经济以制造业为主导的特点,在PPI“单缩”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已经出现了通缩。为避免更为严重的“双缩”,政策需要适时加大力度应对。他还表示,外界关于降息降准能对经济起到多大作用的争论可谓似是而非,在他看来,面对比想象严峻的经济下滑态势,应消除不必要的混乱,政策纵有时滞、有副作用却不能因噎废食,而且要采取目标导向制,坚定持续降息降准直到经济企稳、通缩缓解。

据中国经贸聚焦,将稳增长定为2015年五项任务之首,要求财政货币政策更为宽松,首度全面阐释新常态九大特征,提出重点实施三大战略。2014年12月1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如上部署。

就在此次会议期间,11月宏观经济数据密集披露。先是12月8日海关总署发布的进出口增速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其中进口同比下降6.7%。国家统计局12月10日发布的数据也显示,11月CPI(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同比上涨1.4%,创5年来新低;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同比下降2.7%,连续33个月同比负增长。

12月16日,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公布,12月PMI初值降至49.5,半年来首次跌破枯荣线。

相关数据表明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正在加大,通货紧缩风险或已隐现。

申银万国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日前在接受《中国经贸聚焦》采访时指出,中国面临最为严峻的通货紧缩危机,货币政策再也不能无为而治,应果断进行对冲。他预计中国将再次进入量化宽松周期,未来12个月最多可以有3次降息6次降准。

李慧勇特别强调,判定通缩与否,一定要看到中国经济以制造业为主导的特点,在PPI“单缩”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已经出现了通缩。为避免更为严重的“双缩”,政策需要适时加大力度应对。他还表示,外界关于降息降准能对经济起到多大作用的争论可谓似是而非,在他看来,面对比想象严峻的经济下滑态势,应消除不必要的混乱,政策纵有时滞、有副作用却不能因噎废食,而且要采取目标导向制,坚定持续降息降准直到经济企稳、通缩缓解。

到底是不是通缩

对于当前是否存在通货紧缩,外界有着不同见解。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物价至少出现连续3至6个月的负增长,才能被定义为通缩。他在11月初称,目前中国的CPI依旧处于正增长的状态,只是增速有所放缓。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并未出现通缩。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也表示,中国并没有出现通缩有三条理由:CPI没有出现下降通道,只是增速出现下滑;通缩不仅是物价下跌,资产价格同样会下跌,但目前房价、股市并没有出现下跌;此外,无论是广义货币供应量还是信贷总量,当前的规模都相当大。

就此,李慧勇告诉《中国经贸聚焦》记者,判定通缩一定要看到它的国际惯例和中国特点。从国际上来讲,欧美发达国家都是以消费为主导的,以美国为例,私人消费和公共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分别约占70%和15%-16%,消费价格成为GDP平减指数(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与剔除物价变动后的实际GDP之比)最好的替代者,通胀通缩物价高低可以以CPI作为参照。但对中国而言,由于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致是50%、50%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既看CPI又看PPI。其中,CPI更多反映食品型第一产业和服务型第三产业的价格变化,PPI反映第二产业制造业的价格变化。两者结合更能准确把握GDP所有构成因子的变化。

他分析称,1998年到2002年中国第一次出现了通缩,其呈现的是一种“双缩”现象,即CPI和PPI同时出现负增长,三产价格全面萎缩。这毫无疑问就是通缩。目前中国经济出现的则是“单缩”——食品和服务价格在劳动力成本高企、政府公用事业价格改革的背景下,没有出现负增长;但由于大量产能过剩,以及近期油价大幅下跌带来的输入型通缩压力,导致第二产业价格不断下跌,长期负增长。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