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产经 >

中央首提“人的新农村”意味着什么?

2014-12-24 11:45:00

 

来源:互联网

中央首提“人的新农村”意味着什么?

【中国经营网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物的新农村”是指道路、饮水、电力设施和住房条件等人居环境的改善。推进“人的新农村”是指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关爱农村“三留守”群体、留住乡土文化和建设农村的生态文明。

实际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人的新农村”,凸显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更高要求。

推进“人的新农村”建设,今后一要建立农村留守老人、儿童、妇女的关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养老、教育、医疗等农村公共服务,让“三留守”有依靠有保障;二要做好农村传统文化、乡土文化的保护,不让农村变成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和记忆中的故园;三要做好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建设农村生态文明。

据新华网报道,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2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会议。

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讨论稿)》。

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会议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做出重大部署。会议传递出哪些新信号?

1、面临挑战前所未有破除“天花板”“紧箍咒”迫在眉睫

会议提出

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农民增收实现“十一连快”,农村民生改善取得重大进展,农村改革加快推进。

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变化和长期粗放式经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目前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超过进口价格,而生产成本在不断上升。农业生态环境受损,耕地、淡水等资源紧张。

专家解读

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李国祥:我国农业生产正遭遇生产成本上升、财政补贴压力加大两大“天花板”,以及环境资源双重约束两道“紧箍咒”,若继续这样下去,农业能否可持续发展需要打上问号。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朱立志:靠什么破题“天花板”、破解“紧箍咒”?只有靠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靠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从依靠拼资源消耗、拼农资投入、拼生态环境的粗放经营,尽快转到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集约经营上来。

2、农业已成四化“短板” 推进农业现代化刻不容缓

会议提出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目前仍是突出“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仍然在农村。

专家解读

李国祥:与飞速行进着的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相比,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是相对滞后的,严重的影响了四化的同步发展。

此次会议对农业现代化的“短板”表述,凸显中央对农业现代化的高度重视。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四化建设中的“关键变量”,直接关系到工业化、城镇化的顺利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顺利,劳动力就能转移出来,才能更好促进城镇化发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