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功能待考
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功能待考
王金龙
原油期货脚步渐近。2014年12月12日,证监会发布消息,批准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能源中心”)开展原油期货交易——料首个原油期货品种将于2015年上半年上市交易。
“能源中心目前作为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子公司出现,预期能源中心将担负起更多的国家使命,证监会和上期所的目标也是将其打造成为面向全球投资者的国际性交易机构。”上期所内部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说,自2013年11月揭牌迄今,能源中心借助母体背景,已经与十余家商业银行及上百家期货经纪公司完成对接,但目前仍缺少商务部等多个部委的核准性文件予以放行。
几乎同时,国内跃跃欲试的多个中远期原油现货合约、纸货合约已运作多年。如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厦门石油交易中心、新华商品交易所、上海石油交易所等一批民办机构,乃至中国工商银行还推出类纸货原油交易账户,但这些机构,无一自身具有原油现货背景,投机炒作频仍,市场风险巨大。
多个疑虑待解
就在原油价格“跌跌不休”之际,原油期货呼之欲出。
生意社分析师李宏认为,国际油价大幅度下跌,此时推出原油期货,正好迎合了国内涉油企业希望通过金融工具帮助其套保及管理风险的诉求。
另一方面,也有投资者疑虑难解:原油期货上市之后,会不会有门槛限制;原油的进口权会不会随着原油期货的上市而放开;原油期货合约规则设计的交割方式能否让民营涉油企业得到实惠;外资会不会借着原油期货市场冲击国内现有的金融市场?毫无疑问,市场对此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值。
但就上市进程看,2014年年内肯定无法上市。能源中心信息部门负责人透露称“力争2015年上半年推出首个原油期货合约”。
卓创资讯分析师高健亦表示,截至目前,相关部委仍没有出台配套政策,还需要就原油期货上市相关规则向市场征求意见;因此,首个原油期货上市最早也要等到2015年4月份。
本报记者从多个渠道获知,虽然原油期货上市箭在弦上,但是在相关财政、海关以及货币政策还没有完善之前,原油期货的交易规则以及交易细节仍然是个未知数,因此,为了保证原油期货推出之后能被市场认可,必须慎之又慎。
和原油期货同属于石油期货品种的燃料油期货是国内2004年推出的首个石油类期货品种,推出之初,上期所就曾力争继续推出LPG等多个石油类期货,但悉数爽约。另一方面,燃料油期货迄今上市10年并不理想,市场接受度曾经惨淡到所有合约零成交。因此该分析师认为,在国内市场还不成熟的情况下推出原油期货,或许会再次重蹈燃料油期货覆辙。
这一看法并不孤立。高健表示,虽然在国际上欧美原油期货市场很成熟,但其现货交易占比在60%以上,投机者相对较少;反观我国,主要的原油资源几乎都控制在“三桶油”手中,即使原油进口还没有完全放开,而由民间交易机构把控的原油现货合约却纯粹以投机为主,乱象丛生。
本报记者获知,正是注意到国内外原油类期现货交易现状,国际能源中心即将开闸引入符合资质的境外投资者(QFII)参与原油期货交易,但很可能只在上海自贸区范围内对外资有限开放交易权限。
市场功能待考
议价能力缺失,使得我国石油企业长期被动地接受国际石油价格。
目前,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五大石油生产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了58.1%。
“虽然国内一直给原油期货赋予了争夺国际原油定价权的使命,但其最终能不能提升国际定价权,现在判断还为时尚早。”银河期货原油分析师李涛表示,如果我国原油期货上市后,交易活跃,能够成为亚洲基准价权,那么交易价格自然会被国际市场认可;反之,上市之后参与者有限,规模也不大,交易规则不透明,不能反映国际市场各方观点,那么自然也就会沦为第二个燃料油期货。
几乎同时,已经存在多年的中远期原油及成品油现货交易平台会否因为国际能源中心推出原油期货而寿终正寝,也为市场多方关注。
“我们曾适度参与了国内几家原油现货平台的交易,但在那里完全没有实物交割,大家都是投机,炒作价格,对企业发展没有实际帮助。”宁夏宝塔石化一位负责人认为,原油期货未来如能成为地方炼油企业最主要的原油购买渠道,则交易必火,反之,如果还是和投机平台一样,通过合约设计制造出层层交割障碍,则很难调动起行业企业的参与热情。
记者获知,证监会之所以将原油期货从上期所分离出来单设能源中心,用意也在于进一步淡化期货色彩,推动原油期货规模化实物交割。为此,曾担任证监会期货监管部主任多年的现任上期所理事长杨迈军亲自出任能源中心董事长,而推动石油类期货达十余年的现任上期所副总经理褚诀海被擢升为能源中心总经理。
但为了活跃期货市场全方位放开我国现有经济体制下的多重管制,又是行不通的。有分析师分析,我国为了防范外资冲击国内金融市场,进行资本项管制,如果为了活跃原油期货市场允许外资“无门槛”进入,势必又对金融市场造成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