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真的“第一”了吗?
中国经济真的“第一”了吗?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有海外媒体日前报道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29日将超过美国”,“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这一“超越”日前引发海外舆论广泛关注,解读范畴已超越经济本身,深入政治、军事等领域,但多名国内学界人士对此表示“仅供参考”,大部分普通民众也认为这个“第一”和实际感受“有出入”。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今年4月30日,世行发布了最新一期国际比较项目报告。报告显示,以购买力平价的统计方法计算,2011年中国GDP为13.5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87%,占全球经济总规模14.9%。以2011——2014年间两国经济增速推断,中国经济规模超过美国的时间就在今年。而最新的媒体报道认为,中国超过美国的时间节点在9月29日这一天,并给这一天赋予了“全球权力转换”的特殊意义。
不过,对于购买力平价法,中国持保留意见。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以国际上更被普遍认可的汇率法计算,2013年中国GDP约为9.2万亿美元,约占全球12.3%。事实上,世行在报告中同时列举了以汇率法计算的结果,在2011年,中国GDP总量为7.3万亿美元,仅约为美国的47%,这与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相符。
“用购买力平价计算GDP的算法通俗讲,就是用一元人民币实际购买力和美元的实际购买力比较,测算不同国家货币购买力之间的真实比率,由此将GDP折算为美元。”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称。他表示,因为中国物价比美国总体便宜,所以用购买力平价来算,GDP总量要比用汇率计算更高。但是具体高出多少,还与不同机构具体的算法和所采集的商品价格信息有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刘培林也称,通常认为,购买力平价换算系数比名义汇率能更好地反映货币购买力,进而也能够更好地反映实际经济规模。但是必须看到,购买力平价相对于汇率法,虽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也带来一些问题,而且有些问题是购买力平价方法论上与生俱来的难以克服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学界在GDP的比较方面并没有一个完全无争议的算法,即使是购买力平价算法,也存在多种口径,并且存在忽视非贸易商品等缺陷,各国学者并未就此达成共识。
美国企业研究所经济学家德里克·西瑟斯甚至认为,在任何时点、任何国家之间用购买力平价来比较GDP总量并没有太大意义。事实上,目前全球多数机构和研究人员均主要采用市场汇率来折算和比较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规模差别。
对于中国经济规模此次“被第一”一事,刘培林称,看待这个事情,应该关注到一个不同于历史的事实:英国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时候,人均收入水平也达到世界前沿水平。而中国即使总规模重新回到世界第一,人均水平也比较低。况且,IMF所说的世界第一,是按照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的,还不是按照汇率法计算的。
按实际汇率计算,美国2014年GDP为17.4万亿美元,远超中国的10.4万亿美元,人均GDP更是具有压倒性优势。有学者预测,在人均GDP方面,中国跟美国的差距可能在50年或70年。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考希克·巴苏强调,将市场汇率因素计算在内,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经济体,中国要超过美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需要指出的是,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今天,中国政府和中国人已经不再仅仅关注“数据”,人民个人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成为关注的焦点。本届政府首次提出了GDP增长“区间论点”,高层表示出对经济数据下行的容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论坛致辞时表示“大家都关心中国经济增长的数据,但是对于中国政府来说,最关注的还是中国的就业情况”。
王小鲁表示,中国GDP总量再大,人均GDP在世界上仍然较低,和发达国家比差距还很大。此外,GDP指标并不能体现诸如生活环境、社会安定、生活服务条件等与老百姓生活质量切实相关的因素。
另据了解,有关学者近年已频繁表达了对“名难副实”的担忧,担心中国将为此背上更沉重的发展负担。
刘培林表示,中国经济总规模接近或者达到世界第一的水平,对于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和全球公共产品的提供而言,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来意味着中国需要承担更多的全球公共产品供给的义务,二来意味着中国在一些全球治理议题上,实际上可以争取到更加有利的地位。
比如,常常有一种指责的声音,要求中国大幅度降低碳排放,但事实上,按照购买力平价衡量的产出水平计算的话,中国单位产出的碳排放强度并不比发达国家在相近的发展阶段的水平高。
但“树大招风”,有学界人士分析称,中国频繁“被第一”,既意味着中国将获得更多的国际关注和机遇,同时也相应的可能被要求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甚至可能远远超出发展中国家所能承受的责任和义务。美国总统奥巴马此前就曾公开表示,中国长期搭了现有国际秩序的“便车”,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编辑:姜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