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券商杠杆率 监管层欲造“中国版高盛”
提升券商杠杆率 监管层欲造“中国版高盛”
券商创新须风控先行。作为2014年创新大会的重要议题,下调券商风控指标已进入落实阶段。
近日,证监会向多家券商下发了《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证券行业的制度红利即将释放。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证实,《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正在进行中。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新规拟降低“净资本/净资产”“净资本/负债”以及“净资产/负债”下限。由此,新规将提高杠杆率,进一步提升券商利润,由此也引发二级市场券商股的飙升。有业内人士透露,多家外资投行甚至已经把券商股上调为超配行业。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券商要仿效高盛,彻底摆脱通道业务以及靠天吃饭的盈利模式,向创新业务转型,风控的放松或是前提,这是因为每一项创新业务的开拓都依赖于充足的资金来源。
松绑净资本监管
瑞银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分析师潘洪文表示,净资本过度严格的监管要求以及融资渠道受限,是制约证券行业盈利模式转变和创新业务发展的两大瓶颈。而此次的监管层新规或将为此清障。与原来的规定相比,此次对券商资本金监管放松力度最大。
近年来,随着券商各种创新业务的增加,其自身的融资需求也在提升。而受制于资本监管和融资工具等条件制约,部分资本消耗性业务的开展亦受到遏制。在相应的监管指标“松绑”后,券商的资本压力必将得到缓解。
《管理办法》的最大亮点是净资本要求减半,以及对净资本计算口径的改变。这两项调整的结果是,证券公司净资产/负债比例降至10%。同时,杠杆率上限由6倍提升至11倍。而当前受杠杆率所限,国内券商融资渠道远未达到6倍,且行业平均杠杆率只在2~3倍之间。
过严的净资本监管使国内券商面临窘境。一方面,融资融券、股票质押融资、约定式购回等创新业务、资本中介业务比重大幅提高,消耗了大量资本金,包括8月底将上线的新三板做市业务也需券商以自有资金和股份与投资者进行做市交易;另一方面,净资本监管严重制约了券商新业务拓展。因为,一旦净资本指标不达标,监管层将采取停止批准新业务、暂停部分业务直至撤销等监管措施。
相比中小券商,创新业务领先的大型券商反而更接近净资本红线。
以中信证券为例,其2013年年底的净资本/净资产指标下滑至48.54%,已接近监管下限(40%)。
监管层在放松的同时,并未忘记防范流动性风险。本报记者注意到,《管理办法》中特别新增了两项监管指标: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率。这两项指标意在解决放松风控三大指标后可能出现的流动性风险,且缓解证券公司在业务开展中所面临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
资本金“饥渴”
事实上,券商的资金压力从行业的融资行为中已有体现。以短期融资券为例,2014年上半年,券商在银行间发行的短期融资券达136笔,融资总额接近2200亿元。
行业数据也表明,资本消耗类的创新业务正成为券商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2013年,券商融资融券利息收入实现184.62亿元,较2012年的52.60亿元同比增长高达近三倍。
“如果风控监管指标减半,那么,接近风控指标边缘的券商以及创新能力且具显著盈利能力和资本金实力的大型上市券商将最受益。”某券商风控部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同时,这还有利于融资融券业务的快速扩张。
眼下,券商排队上市以解资本金“饥渴”也成为IPO的一道风景。国泰君安、东方证券、东兴证券、国信证券、第一创业、浙商证券、华安证券等多家券商都在IPO排队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