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产经 >

吉林经济增速因何持续回落?

2014-08-05 15:39:00

 

来源:互联网

吉林经济增速因何持续回落?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上半年经济数据的发布,让这个中国北部的省份—吉林,遭遇了一次经济寒流。据悉,今年上半年,吉林省经济增速为6.8%,与2013年上半年的GDP增速9%、2012年上半年的12%相比,为3年来同期最低值。对此,吉林省智库研究员刘庶明表示,吉林省经济增速的放缓,与前期国家直接给予东北的各种政策的效益逐步减退有关,更与目前的“三驾马车”的状况联系紧密。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刘庶明表示,“十一五”期间,东北经济快速发展主要靠投资,吉林的投资增速曾经有几年高居全国第一。但当前因动力不足,吉林的固投拉动有所减弱。这与房地产投资放慢有很大关系。今年上半年,吉林房地产投资268.29亿元,比去年同期的351.8亿元下降了23.7%。

进出口方面,上半年吉林省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2.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高于当期全国平均增速1.0个百分点,但其中的出口总值为26.79亿美元,同比下降20%。对此,刘庶明认为,尽管吉林的进出口较过去有所改善,但由于吉林的经济外向度低,不到10%。

而全国的外向度达60%,广东、浙江等地甚至超过100%,所以,吉林省的进出口动力目前也显然不足。外向度低也表现在汽车制造业上。汽车产业一直被认为是拉动吉林省经济的朝阳产业,但2013年,吉林省内汽车产销量达到了224.7万辆,在汽车的出口上,去年全省出口整车不足千辆,主要销售到非洲、拉美等地区。

此外,刘庶明还认为,吉林省尚未形成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历史习惯等使得人们愿意前往辽宁等省采购。而藏在疲弱的数据之下,是吉林省产业结构不合理。且整个东北地区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当前制约东北振兴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解决,国企改革有待深化等,成为政府及学界的一致共识。

据了解,2013年吉林的第二产业比重为52.8%,其中,重工业增加值是轻工业的2.3倍,显示结构偏重。而第三产业比重为35.6%,为全国罕见的低于40%的地区,不如贵州和西藏,也低于新疆36%的比例。刘庶明说,东北振兴已十年,但吉林的服务业增长速度很缓慢,结构调整的结果是农业比重下来了,但工业增长比较快。

工业结构偏重的同时,工业增加值却同比下滑。数据显示,吉林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比去年同期的11.3%低5.4个百分点,与2012年上半年的14%相比,更是下跌了2/3。这一工业增速也比当期全国平均增速低2.9个百分点。

吉林省重工业面临颓势,与以重化工业、大型国企为主的产业结构,并且遭遇今年重化工业、能源产业下行有关。吉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晓群表示,吉林省的石油、化工、大型机械等几大重工业支柱产业,因受国家与宏观形势影响,今年以来下行明显。

此外,作为支撑吉林省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汽车业今年上半年对全省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0%,但同比仅增长8.8%。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金兆怀表示,吉林省的民营经济本身就是块“短板”,整体实力比较薄弱,企业规模大都较小,不如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创造的价值高。而且,因为民营企业在发展中仍面临许多困难,政府行政职能的改革还有待加强,。

甚至有专家表示,结构转型的根本取决于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改制培育出发展民营经济的市场生态和体制环境来。对于结构性问题,有学者认为,吉林等东北地区可以借鉴国外的老基地蜕变的经验。

在改善产业结构过程中,并不是单纯地淘汰传统工业,也不是致力于发展新兴工业。而是对现有一些有比较优势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充分利用老工业区的雄厚教育潜力,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的运用转化。通过政府政策输血,获得低息贷款和政策优惠,最终实现老工业基地自我造血。

正当吉林省急需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之时,李克强总理召开了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会议,为包括吉林在内的东北地区发展开出了“药方”。包括: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加强民生保障,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紧扣转方式、调结构,做强实体经济。

并且,会议还为东北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振兴东北,最终要靠东北自身,要靠创新创业。”李克强称:“要做强装备制造业,抓住高铁、核电、特高压等重大项目建设契机,促进技术、产品创新,推动‘东北装备’走向世界。”(编辑:姜小鱼)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