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产经 >

振兴东北失败的症结在哪儿?

2014-08-04 13:47:00

 

来源:互联网

振兴东北失败的症结在哪儿?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众所周知,东北地区的“辉煌”与其享受计划经济毫无余力的倾斜有着直接关系。

据腾讯财经报道,在全国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其中高达52个项目被部署在东北。一五期间,初步建成了一大批工业基地,如鞍钢、长春一汽、沈阳机床。二五和三五时期,东北的工业结构逐渐发生了变化,强调发展重工业,而且越来越偏向采掘业、如辽源煤矿、抚顺煤矿等。四五期间,大庆油田的开发,引起了东北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

1975年,石油工业最终取代机械工业、纺织工业、冶金工业,成为工业部门产值首位行业。值得一提的是,“大老虎”周永康就是被石油行业的前景所吸引。相对而言,煤炭等工业部门产值虽有所增加,但相对地位下降。而涵盖全面的工业体系,钢铁、化工、重型机械、汽车、造船、飞机、军工等重大工业项目的布局更是让“工业摇篮”实至名归。

与此同时,人民解放军10万转业官兵兵至北大荒,每年600亿公斤的粮食产量使其成为天下粮仓。东北农业的辉煌、工业的繁荣,“工业宪法”、“铁人精神”诸多创造性术语令其它省份望尘莫及。

不过,需要提及的是,在这些修饰语背后,无不与国家在配置性资源上的大力支持有关。比如,生产技术的优先配备,生产资金的大规模投入,生产产品的统购统销等。它们既包含物质生产资料的直接调拨,也包含对物质生产过程的制度安排,这些资源的获得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得以建立的根本条件。因此,东北老工业基地自其建立之日起就对配置性资源有着不可分离的依赖关系。

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东北地区长久的国营企业体制和经济运行模式,极大的展现出计划经济的弊端。当时东北的产品和资源长期的被平价调运和无偿捐助,不仅使东北的经济缺乏足够的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而且也使得东北不适应改革开发的转轨,落差愈来愈大。

1978~1992年,国企改革开始了初步探索,1990年代中前期,建立在原材料工业基础上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日益陷入困境,许多传统优势产品由于竞争力低,市场日益萎缩。1993~2003年,国企改革开始制度创新。国有企业改革,使得国有经济完全暴露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原有工业发展出现停滞或衰退。

在重视效率和市场原理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与东北经济发展停滞成反差的是,沿海地区、尤其是广东、福建、江苏和浙江等南方省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2005年内蒙古东部四盟市被正式纳入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总体规划,一大批重大项目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开工建设,使辽中南地区以及内蒙古的赤峰、通辽、兴安盟等地区的经济总量得到快速扩张,但鹤岗、鸡西、双鸭山、七台河、伊春等煤炭、森林资源富集区已完全枯竭或濒临枯竭,面临着必须全面转产的局面。大庆油田开采成本也大幅上升,失去了原有的经济优势,黑龙江省内几大自然资源优势迅速弱化。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振兴东北的口号响起许多年,但时至今日仍无起色。或者从某种程度而言,振兴东北已然失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黑龙江省经济增速为4.1%,居全国末位;吉林、辽宁的经济增速也分别只有7%和7.4%,整个东北三省经济增速为全国四大经济板块中最低。

事实上,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问题除了自然资源枯竭外,更重要的是因经济体制改革、经济战略调整和市场化替代而造成的配置性资源断裂问题。80年代以来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其趋势之一是由中央政府掌握的配置性资源不断地由国家集中分配到地方分散自主,也可以说由政府配置转向由市场调节。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来说,这显然是一个致命打击。

因为过去赖以资金和计划性销路均双双被堵死,这等同于原来都由国家包揽的企业的入口和出口都被封死了,支持东北国有企业的两个生死攸关的配置性资源断裂了。具体而言,由于企业与政府产权不清,政府承担无限责任,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不可避免。

于是,国有企业比私人企业更敢于向银行借款,低水平重复投资。而东北地区的国有企业自实行市场化改革以来,银行惜贷从优选择,国家资金来源被堵截。至于计划性销路问题,习惯于依赖国家包销产品的国有企业,则在东南沿海地区非国有企业的灵活的市场竞争能力面前,显得软弱无力,大批产品积压,逐渐使企业生产进入窒息状态。

概括地讲,东北老工业基地原来只是整个国家生产机器中的一个部件,它的整个结构、功能也都是以此为初衷设计的。而现在,计划经济这部机器不存在。因此东北已成区域性塌陷样本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也是振兴东北失败的症结所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