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产经 >

货币政策首提主动作为,钱荒不会再出现

2014-07-05 10:57:00

 

来源:互联网

货币政策首提主动作为,钱荒不会再出现

货币政策新常态其实从2010年就开始了。只不过,虽然每年都在讲稳健的货币政策,但稳健的内涵是不同的。由于中国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这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非常大。2014年,或者更长的时期,货币政策的取向是什么? 在未来一段时期里,央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所遇到的挑战和压力是前所未有的,这是对央行调控能力的巨大考验。当前中国金融面临几大特点:

第一,中国经济面临“三期”叠加阶段性特征,即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镇痛期、还有前期4万亿元刺激政策的消化期,这三期叠加,对经济增速的下行压力是非常大的。其中,结构调整不仅包括经济结构调整,也包括金融结构调整和金融行业的转型。

第二,资金脱媒的现象在加速。银行贷款增幅显著下降,银行月度存款出现负增长的月份在增加,这都说明受互联网金融、影子银行的影响,资金正在大量地脱离商业银行。

第三,贷款在社会融资中的比重在下降。2013年一季度,社会融资总量达到顶峰,新增社会融资总量达到6.16万亿元;2014年一季度,达到历史上的次高,总量为5.6万亿元;可是,贷款占比在2013年已经低于45%,这是以前从未发生过的现象。这一情况说明,越来越多的资金通过其他方式,而不是银行贷款的方式流入实体经济。而且,资金从金融机构到达实体经济的链条明显加长,这也导致企业融资成本上升。

第四,金融风险在逐步暴露。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商业银行不良率反弹。从我们调研情况预测,今年上半年,银行的不良率还会继续反弹。此外,企业之间互保联保的风暴还在蔓延,这次冲击什么时候能结束,现在尚不好预计。

第五,市场风险偏好在降低。股市持续低迷,低等级信用债券的信用利差显著扩大。

第六,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规模持续下降。金融机构2014年5月份新增外汇占款规模为386.65亿元,比4月份的1169.21亿元出现大幅下降,新增规模也创下9个月新低。这一变化,也会影响到央行基础货币的投放机制。

在上述的大背景之下,央行货币政策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取向就至关重要。央行最新一期的货币政策报告其实已经透露出了一些基本观点和一些微妙的变化。

报告中,央行除了一贯强调要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总量稳定、结构优化之外,新增加了一句话——“保持定力、主动作为”,这是一个新的提法。也就是说,从央行的角度,今年的货币政策还是以稳为主,在经济形势变化的情况下,要保持一个沉着的心态。但是,也要主动作为,要适时适度的进行微调,为实体经济营造一个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

还有一个比较新的提法,就是要寓改革于调控之中,进一步完善调控模式,疏通传导机制,通过增加供给和竞争改善金融服务,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而且,要保持适度的流动性,采用多样化的调控工具。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我理解,央行将根据市场,特别是银行间货币市场的流动性情况,适时采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调控。也就是说,像去年6月份、去年年底流动性急剧收紧的情况在2014年不会再出现了。

所谓多样化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也包括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一季度央行投放了1000亿元的再贷款,其中支农500亿元,支小500亿元。此外,还通过两次定向降准,解释放流动性。现在业界讨论的焦点是,要不要全面降准?要不要提高存款准备金的利率?现在央行给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的利率只有1.62%,它的融资成本应该在3%左右,实际上是央行对商业银行征税了。央行会不会采取全面降准,或提高存款准备金利率的措施,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但是我想,这些应该是在央行考虑的内容之中。

为了应对新时期的新挑战,央行在保证稳健货币政策的主基调下,恐怕还要考虑怎么样稳妥处理经济发展与金融稳定的关系。随着金融风险的上升,实体经济对资金供求情况的反应非常强烈。同时也要处理好影子银行快速发展背后的风险。近期银监会通过一系列政策收缩影子银行,这在某种程度上对信贷投放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此外,新形势下,央行的调控手段、调控工具也需要进一步创新与变革。现在我们到基层调研会遇到这种情况,银监会说央行应该放松规模管制,而央行说,银监会应该放弃存贷比的监控指标。有意思的是,他们彼此都认为对方的调控工具应该改变。因此,如何加强宏观调控监管部门之间的有效协调也是央行今年面临的一大挑战。

本文为作者在2014年中国企业竞争力夏季峰会上的发言,本报记者夏欣整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