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上“风口” 边境旅游业亟须转型发展
“北方的大草原,异域的文化风情,热情的当地居民,这趟边境之旅非常值得。”国庆假期从额尔古纳市黑山头口岸游玩归来的李女士希望,下一个元旦假期还能到南方边境城市体验一下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不过,李女士稍感遗憾的是,“当地的旅游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信息也比较闭塞,缺乏一些必要的设施设备,尤其需要增加星级酒店的数量和提升酒店的服务质量。”边境城市的旅游综合服务能力亟待加强。
今年国庆假期,受疫情多点散发影响,周边游需求仍是主流,但出于安全考虑,一些小众目的地颇受旅游者青睐,尤其是在出境游受限的情况下,在国内边境城市游历一番便成为一种优选。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的专家认为,边境旅游城市作为体验边境情境、异域风情的主要目的地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边境旅游逐渐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旅游形式,但我国许多边境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旅游相关配套设施、景区相关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亟待加强。
边境旅游需求日渐增加
长期以来,边境游在旅游市场中占据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尽管这些边境城市不是传统热门的旅游地,却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人文历史,人们不用踏出国门,也能体验到接壤国家的异域风情。比如,位于中朝边境的珲春市的“一眼望三国”景点就是游客频频打卡的旅游目的地,地处中俄蒙三国交界、被誉为“东亚之窗”的满洲里,如今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新疆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梁增贤称记者,我国的边境线很长,周边国家众多,自然和文化景观各异,而我国许多边境城市又是非常著名的旅游城市。因此,我国边境旅游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市场初具规模。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我国边境旅游面临着管理体制机制滞后、总体手续繁琐、灵活度不高以及无法适配旅游市场发展需求等难题,同时各边境省份可开展的边境旅游项目有限,导致边境旅游业发展不充分。
在国庆节前夕,文旅部、外交部、公安部、海关总署和移民局研究起草了《边境旅游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鼓励边境地区打造具有特色的边境旅游目的地,为行业送来了“暖风”。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教授王金伟认为,征求意见稿意味着,边境旅游限制的放宽,表明了国家对于边境游的支持。因此,游客感受异域风土人情的需求将得到释放,边境游的需求自然会与日俱增。未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毗邻国家的友好合作,边境旅游的开发与管理也将上升一个台阶,促进边境旅游的提质升级是必然之举。
加快边境城市旅游业转型发展
随着边境旅游越来越受欢迎,边境城市的旅游业亟待转型发展。
“改变边境旅游产品较为陈旧、基础服务设施较为落后现状,完善旅游产业体系,需围绕吃住行游购娱传统要素及商养学闲情奇等新型旅游要素,以产业化发展为方向、以品牌打造和业态创新为重点,开发新产品,构筑现代旅游产业体系。”云南财经大学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明庆忠表示。
梁增贤称记者,边境城市旅游业转型发展要从两个层面着手:一是边境城市经济社会转型要从过去的“边境”“边疆”做成“通道”“枢纽”,发展边境贸易、跨境贸易、跨境运输物流、跨境旅游等经济产业。边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上去了,旅游接待能力和旅游市场就起来了,转型发展就有了基础。二是要从“边境游”向“跨境游”,从注重“出境游”到发展“出境游”和“入境游”并举,从单纯的观光游、打卡游、购物游,向注重综合消费和深度体验的度假游、康养游、文化游转变,从根本上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增加消费,吸引境外旅游者,注重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宁夏大学前沿交叉学院执行院长王磊称记者,边境城市发展旅游业应突出边境文化特色、异域特点。首先,塑造城市IP,兼具地方性、民族性和异国风情。其次,挖掘异质性文化内涵,通过建筑景观风貌、主题街区、特色美食、文创产品等彰显。第三,打造旅游核心吸引物,高质量的景区、度假区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