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酷:数字时代 唯新不破
一直以来,新零售这个领域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比新,谁比谁新,谁就拥有了战胜市场份额的法宝。来酷科技之所以能克服疫情之困,傲视群雄,荣膺“2022新零售行业独角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够新!只要经营业态比竞争对手够新,其结果影响的可能就是公司整个季度甚至全年的业绩。这一点,来酷非常清楚。
创新,是数字时代最无敌的利器。如何总结过去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的统筹经验,构建更强抗风险能力的生态链,提升数字时代环境下的企业韧性,是整个新零售领域企业和企业家必须考虑的问题。针对数字化生态链这一点,最近两年来酷可谓颇费心机。
2020 年,来酷引入以流量为核心的互联网零售思维,形成 OMO全时全域智慧零售业务模型雏形,为整体运作效率的提升起了关键作用,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之后,来酷率先进入同城即时零售赛道,数码礼品、办公急需同城小时达成为行业新标杆。2020年营业额实现 35 亿元人民币,年比年增长 2.5倍,当年完成增长验证,并实现盈利。2022年7月27日,CCFA发布了“2022中国网络零售TOP100”最新排行,成军仅四年的来酷科技有限公司赫然在榜,以378107万元的销售业绩位列第31位。
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数字技术驱动以及疫情刺激,消费场景加速向线上转移,传统零售行业不断迈入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智慧零售”时代。有数据显示,来酷小程序商城2021年GMV突破1亿元。2022年一季度,来酷会员同比增长213%、季度目标达成率为103%。在全国疫情时而反复的情况下,来酷凭借着自身数字化优势,依旧能够逆势向上,紧抓核心用户,依托OMO零售新模式,开辟出了一条即时零售新赛道,用数字化营销方式融合消费者、品牌与虚拟技术,链接多个业态与合作伙伴,以强大的创造力推动新零售变革。
近两年,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疫情常态化下,数字化和消费升级已成为消费品零售行业的主要增长动力。消费品企业和实体零售企业正不断探索新业态、新模式,采用直播带货、即时零售等方式开展数字化业务。随着线上渠道持续渗透更多消费者,预计中国网络零售未来将围绕三大发展重点:一是网络零售走向即时性和社交内容化,二是以数字化结合体验式服务的新兴企业越来越受到资本青睐,三是网络零售监管加强将推动建立平台经济新秩序。在这一过程中,像来酷科技这样较早布局数字化生态链构建的零售企业,无疑将成为赢家。据来酷科技21/22财年财报显示,来酷全年营业额高达65亿,同比增长46%,来酷全国智慧门店整体在营门店381家,OMO同比增长2880%。
数字零售的背后是理念的创新、技术的进步,也是思维方式、商业模式、消费模式的革新。据行业评估预测,到2023年,整个市场规模将达到18000亿元。随着消费需求不断变化升级,传统零售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疫情之下,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开始面临成本、市场等多方面经营压力,急需转型升级。而来酷更是审时度势,走在了许多企业的前列,对企业进行及时的转型升级。
2021年,来酷科技首个数字场景体验 1.0门店落户重庆来福士,使其成为数字重庆全新的地标案例;之后,来酷又联合网红名城长沙,精心打造了长沙文和友来酷快闪店《一起来酷馆》;接着,数码 mini 店和来酷4D 数字剧场在北京合生汇及广州合生新天地同步开业;2021 年 11月,来酷科技启动数字场景升级,“来酷星球”开启。2022年3月,在近一两年元宇宙概念铺天盖地的造势下,来酷高调发布元宇宙生态战略。4月,“来酷星球”元宇宙主题数码店在北京凤凰汇开始试营业。自此,来酷科技成为数码类第一个强势进军元宇宙的国内企业,并以此重构来酷零售新生态,将酷星球中的人、货、场从生态化的角度出发,诠释全新的链接赋能,并对来酷原有OMO体系中的产品进行功能延伸,在平行宇宙中相互呼应。
众所周知,新零售时代的消费场景主要是以用户为中心,“货”和“场”都要围绕“人”进行规划布局,重构“人、货、场”之间关系,最终形成以消费者为中心,以线上线下为两翼,由数据、供应链、物流、支付、金融组成的新零售生态系统。于是,来酷科技自创立伊始便着重布局并建立起了一整套以消费者为核心的运营体系,从而达到了来酷产品的营销一体化、商品一体化、体验一体化、会员一体化,并在智慧零售新概念探索与验证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这一点,也让来酷在疫情多发、冲击消费市场的环境下,始终立于新零售领域的不败之地。
回望来酷四年的成军之路,一路披荆斩棘的来酷之所以如今能够顺利鏖战新零售市场,勇立市场潮头,其实它的制胜法宝就是一个字:新!理念新、思路新、路径新、模式新。因为来酷懂得,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提升数字化能力才能保证业绩的快速提升。概括来讲,来酷必须持续以顾客所需为导向,致力完善全渠道运营及数字化供应链,以适应市场发展步伐,把握新零售浪潮的机遇。就这样,作为3C数码智慧零售领域的独角兽,来酷科技成立四年,其积累的丰富经验已然成为了数字时代新零售领域教科书式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