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财经 >

倍特药业以研发实力为本底 “链”起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

时间:2022-09-06 19:27:28

 

来源:四川在线

 

 坐落于成都前沿医学中心的倍特药业药物研究院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局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加强短缺药品和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药品的生产储备监测工作,提出要不断提升药品生产供应保障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成都倍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倍特药业”)是我国第一批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之一,多年来在政府支持下坚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并由早期100余人、产值不到1亿元的制药小厂,成长为如今拥有5000余名员工、10余家分(子)公司、年产值超过70亿元的综合药业集团,成为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名副其实的“链主”企业。

生物医药产业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世界各国高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之一。当下,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作为一家以创新驱动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倍特药业将如何持续保持“链主”地位,同时发挥“链主”效应助推产业发展?

  

倍特药业药物生产线

“链”动产业之圈

推动生态医药产业链全覆盖

“人类生命健康仍有很大探索空间,如疫情、癌症或不能治愈的慢性病,给人们带来许多痛苦。持续与病毒、疾病作斗争,不断推进生物医药研发技术,是我们医药人的使命和职责所在。”倍特药业药物研究院院长黄浩喜道出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意义。

在创新药研发领域,许多企业都将赛道瞄准抗肿瘤药物,“倍特药业不止做抗肿瘤药物,还关注免疫、呼吸、妇产、感染、心脑血管、神经系统等多个重点方向。许多治疗慢性病的药,病人需长期服用,国家对这类药物的安全性要求更高。”黄浩喜说:“倍特药业要主动承担起制药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2019年,国家四部委认定并公布了第一批小品种药(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单位。小品种药(短缺药)即因原材料缺失或药品利润率低等因素,导致没有药企生产该类药物,从而出现药品匮乏。倍特药业成为中国第一批小品种(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之一,并与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医药集团并列成为3大联合体的牵头组建单位。

“前不久,倍特药业还申报了一款儿童高血压药物。”黄浩喜说,儿童药物有特定的剂量和剂型,在我国起步较晚且回报率不高,生产该类药品的企业也不多,“国家号召开发儿童药物时,倍特积极响应。”

目前,倍特药业已有超过60个品种通过或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位列全国仿制药过评数的第一梯队,实现从中间体、原料药到制剂的全生态医药产业链覆盖。也正是有许多倍特药业这样的企业助推产业发展,才得以让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生态环境愈发优质。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在全国生物医药园区中位列第四,稳居全国生物医药园区第一梯队。2021年,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连续5年保持20%增速,推动成都先导等9家企业成功上市,进入临床阶段I类新药52个,居全国第4。

“链”起合作之圈

协力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创新研发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生物医药企业。

“倍特药业有5000多名员工,其中由10余位全球知名专家领衔的研发团队达1000余人。近年来,倍特药业累计投入研发费用占累计营业收入超10%。”黄浩喜说,在生物医药领域,投入大量精力和财力用于研发不一定会成功,但不投入一定会被淘汰。

倍特药业里程碑式的一款产品——2016年获批的倍信®(通用名: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是一款用于治疗艾滋病和乙肝的药物,问世后在业内引起很大的轰动。“在此之前,该药只能进口,当时国家疾控中心将其作为国家疾控统一采购用于治疗艾滋病的药物,约节省6亿元左右的资金。”黄浩喜说。

如此优质企业,如何“链”起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合作之圈?

“我们和成都西岭源药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碘克沙醇、碘佛醇、碘普罗胺等原料药项目,并关联申报相关制剂;与成都海创药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异丙托溴铵原料药项目;与成都先导药物开发有限公司合作进行小核酸项目核酸的合成,筛选及相关检测工作等。”黄浩喜说,在研发方面,倍特药业和成都高新区数家企业都有合作,只有协力发挥各自所长,才能助推整个生物医药产业更好发展。

在促成这些合作上,政府提供了许多政策支持,成都高新区积极为企业搭建一些合作平台、论坛,促进企业间的交流合作,还给企业推荐合作单位,并提供一些政策补贴。同时,成都高新区还帮助企业与高校建立起联合培养机制,倍特药业是“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为高校、科研院所博士后提供创新实践平台。在这种形成良好循环的双向机制下,政府、企业、高校三方合力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链”起成都生物医药行业研发向上之“圈”。

自2018年以来,成都高新区陆续出台《关于构建生物产业生态圈(产业功能区)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促进生物产业生态圈(产业功能区)成型成势发展的若干政策(修订)》,累计支持584个项目,在医药健康产业项目招引、企业培育、品种创新等方面起到了良好助推作用。

今年5月,成都高新区发布《关于医药健康产业建圈强链发展政策》,10条政策包括做强产业链、培育创新链、稳定供应链、配置要素链、提升价值链5个方面,主要通过支持重大项目落地、加大重磅品种培育、鼓励MAH委托生产,做强产业链,提出新引进项目最高支持2亿元,单品种最高支持1亿元。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把构建产业生态圈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把临床需求导向作为创新发展的逻辑起点,力争到2025年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翻两番”,加快建设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医药健康产业核心聚集区和重要增长极、国内医药健康产业重要创新策源地和主要人才栖息地、全球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园区。(文/王玥 图片由倍特药业提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