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业“走出去”的版图正在持续扩大
中国汽车业“走出去”的版图正在持续扩大。技术出海、服务出海、品牌出海等新方式,正日益成为中国车企“走出去”的主要路径。不仅如此,中国汽车业还在新能源汽车等多个专业细分领域实现突破和领跑,使中国车企出海不断向汽车产业价值链深层延伸,成为推动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坚实力量。
吉利联姻雷诺“换船出海”
近日,吉利集团发布公告表示,其与法国雷诺集团的韩国子公司雷诺韩国汽车签订股份认购协议,吉利汽车将以13.76亿元认购雷诺韩国汽车4537.5万股股份。
与以往国内汽车企业通过海外收购买进技术或是产品输出不同,此次中国品牌汽车企业实现了技术出海。这是中国品牌汽车企业在实现产品出海后的一次提升,而这种“换船出海”也将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动力。
中国车企出海新模式
时下,国际化已经成为中国汽车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汽车集团,吉利汽车也早早开始了自己出海的步伐。
早在2010年3月,吉利集团便以18亿美元收购了福特旗下瑞典沃尔沃汽车的全部股权,包括3个加工厂、1万多项专利、完整的研发体系、零部件供应链等。2017年5月,吉利集团签约收购了马来西亚整车企业宝腾49.9%的股权,以及宝腾旗下超级跑车品牌路斯特51%的股权,开启进军东南亚市场之路。2018年2月,吉利集团再次以90亿美元收购了戴姆勒股份公司9.69%的固有表决权股份。
通过这些收购,吉利集团实现了技术引进和产品输出。但此次和雷诺韩国汽车的牵手,吉利集团出的不止是钱,还有技术。
据了解,双方的分工已经明确,吉利集团将提供平台技术,而雷诺会提供品牌、设计和市场。双方合作车型将由雷诺三星位于韩国釜山的工厂生产,预计2024年量产。新产品将采用吉利集团位于瑞典研发中心研发的世界级CMA模块化架构和吉利集团的先进混动技术,并将利用雷诺韩国汽车现有的市场网络进行销售。
实际上,在2021年8月,吉利集团就与雷诺共同宣布,双方将聚焦于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共享资源和技术,并以中韩市场为重点开展合作。2022年1月,吉利集团与雷诺集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共拓韩国市场。为此,双方计划组建一家合资公司,基于吉利集团的CMA模块化架构与混合动力技术,在韩国开发、生产和销售雷诺品牌的燃油车和智能混合动力汽车,预计2024年量产,并出口到韩国以外的市场。
对此,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吉利集团入股雷诺是其开拓韩国、亚太甚至全球市场的全新尝试,而“技术+资本”的合作方式,更能体现吉利集团坚定开拓海外市场的信心和决心。
为什么选择雷诺
作为一家成立100多年的法国老牌车企,雷诺近来发展不尽如人意。不论是在韩国市场还是在中国市场,雷诺汽车的销售都可以用惨淡来形容。同时,韩国车市整体规模也比较小,去年全年韩国汽车销量仅为173万辆,同比减少8.5%。
对这样一个企业和市场都谈不上很好的车企,吉利为什么要进行收购?
对此,吉利集团的表态是,公司一直寻求商机推动产品国际化,通过认购协议可与雷诺合作,运用其现有汽车技术及研发水平在韩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并实现产品国际化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加强汽车架构和车型技术方面研发能力,同时寻求产业价值链发展。
有业内人士表示,韩国也是世界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如果能成功立足韩国市场,可以为吉利集团走向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背书。同时,雷诺韩国汽车急需外部力量的输血盘活运营业务。谋求转型的雷诺韩国汽车在新产品创新,电动化转型发展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联手吉利集团引进资金、技术和共享研发平台,有助于雷诺在新车研发方面节约资金,加速落地更符合亚洲市场需求的本土化车型。
一些观点认为,正是由于起点低,雷诺韩国汽车对于吉利集团技术赋能的新车型才会更加重视,不遗余力投入资源进行推广。因此,对于吉利集团来说,此次合作虽然面临挑战,但也值得尝试。
分析机构认为,面临疫情、供应链等诸多挑战,吉利集团和雷诺都有亟待破解的现实难题。双方合作是各取所需,雷诺可以改善其在亚洲市场的业绩表现,而吉利集团也可以获得更多国际市场渠道。而且,雷诺韩国汽车拥有现成的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体系,可以帮助双方推出的新车型更快落地,基本免除后顾之忧。同时,吉利集团也可以立足韩国市场,开拓更大的国际市场。
“新船”上的新机遇
近年来,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产品出口也越来越多。2021年,我国新能源车出口58.8万台,呈现持续走强的态势。其中,中国汽车对欧洲的出口超过了200%的增长速度,对北美洲的出口增速也超过了100%。
在产品出海的同时,中国汽车企业的技术、服务也在快速发展,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崔东树表示,技术授权的营收已成为吉利汽车的一项重要额外收入。2021年,吉利汽车技术服务和授权利润等其他收入持续增长,成为吉利集团利润来源的重要方向,为公司带来了利润正向增长。
吉利集团去年的财报也显示,吉利集团在技术服务和授权利润等方面的其他收入持续增长,同比增长超过240%。
业内人士认为,吉利向雷诺提供技术代表着中国车企科技输出的全新起点。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抢占了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先机,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节节攀升。同时,全球范围内的汽车产业重构使得所有企业都需要与各类伙伴进行广泛而灵活的分工协作,各取所需、取长补短,并有效分担转型压力。
乘着汽车业智能化、网联化的东风,中国汽车品牌“走出去”的版图持续扩大。不仅是吉利集团,包括奇瑞、上汽、长城,以及比亚迪、蔚来等也已在产品、研发、技术、服务等领域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加速国际化步伐。可以预见到,技术出海、服务出海、品牌出海等,将越来越成为中国汽车企业“走出去”新的主要方式。
比亚迪亮相北美最大清洁运输博览会
5月9日至12日,2022年先进清洁运输博览会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长滩市举行。中国汽车企业比亚迪的清洁能源车亮相展会,吸引众多参观者目光。
具有11年历史的先进清洁运输博览会是北美规模最大的先进运输技术和清洁能源车辆盛会。今年的展会吸引全球近200家厂商和8000多名业内人士参加,创下历年新高。各大厂商共有80多辆各类新能源车参展,展示了先进运输技术和清洁能源车辆的最新发展趋势。
连续多年参展的比亚迪此次展示了纯电动运输卡车、纯电动牵引车和纯电动校车大巴等产品。参观者可以在试乘试驾区亲身体验比亚迪纯电动厢式货车的优越性能。现场不断有业内人士向比亚迪工作人员咨询产品性能或洽谈合作事宜。
比亚迪北美分公司高级运营副总裁段岳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比亚迪已成为北美新能源汽车的领跑者之一。在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比亚迪通过这一行业盛会看到更多发展机遇,希望借助这个平台不断扩大自身市场影响力。比亚迪将通过持续加强技术创新保持在新能源车领域的领先地位。
中国大客车“走俏”中东市场
看着一辆辆客车驶出厂区奔赴出口口岸,李晗为公司的稳步发展感到高兴。
“今年一季度,在疫情冲击和出口受阻等压力下,公司销售额同比增长96%,达675.02万美元,其中中东市场就贡献了超过40%的份额。”江西凯马百路佳客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晗说。
这家公司销售额的逆市上扬,是中国大客车“走俏”中东市场的缩影——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向中东市场出口客车整车超过1亿美元,约占同时期客车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
中东国家对公路运输需求大,大客车是运输的主力工具。李晗告诉记者,百路佳自2018年进入中东市场时,面临着来自诸多知名车企的激烈竞争,因此在制定市场战略时选择了偏重个性化定制的中高端路线,进行差异化竞争。
比如,为了适应中东地区高温干旱的天气,百路佳客车加强了制冷系统,并采用耐高温的沙漠地带专用轮胎。在内部设计上,除了有满足长途旅行需求的卫生间、换班司机休息室等“大件”,还配备冰箱、饮水机、充电插口、小餐板等体贴小物件,最大限度提高搭乘舒适度。同时,“前围开放”的设计使车灯、雨刮电机、雨刮水壶的维修更换更为便捷,大大节省车辆维修的时间和人工成本。
“几年下来,我们发现这样的路线是正确的。疫情对传统运输业造成很大影响,而我们坚持做别人做不到的东西,尽管历经多次生产停滞又复工复产,客户依然认可我们的品牌。”李晗说。
此外,百路佳还专门在当地组建了市场对接、驻点服务等团队,为客户提供从技术支持到车辆保养维修的全方位服务。百路佳在中东的一家经销商反映,客车设计人性化、配置全面,而且性价比高,“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品牌正在被市场认可”。
业内人士分析,中国客车具有供应稳定、适配创新力强、质优价廉等优势,虽然遭遇疫情影响,但中国客车品牌充分利用国内优势协调市场资源,保证订单按时交付。
政府部门也在积极与企业对接,为企业在复工复产、购买零部件、协调发货港口等方面提供支持。4月30日,百路佳20台豪华客车出口中东市场,而就在前一天,公司还在为错过牌照办理而犯愁。特殊时期,公司所在的南昌市经开区交管部门开通绿色通道,为其加急办理相关临时牌照,保障客车如期顺利出口。
在其他地区,中国车企在中东市场表现同样亮眼。位于河南郑州的宇通客车与卡塔尔国家运输公司签下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车辆供应及服务合同,将助力卡塔尔成为中东地区第一个实现客车大规模电动化的国家;另一家来自江苏的车企海格客车近年来稳步提高在卡塔尔的市场占有率,保有量近5000台……目前,已有20余家中国汽车公司的各类产品进入中东市场。
“被市场认可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将用更高的品质、更优良的服务,稳步拓展中东市场。”李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