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价格风险化解 短期料推高大宗商品价格
受国际地缘局势等因素影响,近期石油、天然气、粮食等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猛涨。最新数据显示,反映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CRB指数报269.02点,创下2014年11月以来新高。
分析人士认为,在地缘因素扰动下,短期大宗商品价格或维持偏强走势,尤其能源、金属及部分农产品价格可能出现较大波动。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而言,建议利用资本市场做好价格风险的化解和对冲工作。
短期料推高大宗商品价格
文华财经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月24日,反映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CRB指数报269.02点,创下2014年11月以来新高。
其中,全球能源、食品价格近期原本就处于高位。截至北京时间2月25日记者发稿时,4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一度突破每桶101美元,在2014年9月以来高位附近运行;欧洲基准天然气价格——TTF基准荷兰天然气期货价格继续上涨,涨幅超2%;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小麦期货主力合约一度创下2008年8月以来新高。
就国内大宗商品市场而言,2月25日,文华商品指数盘中最高涨至215.94点,创下2021年10月25日以来新高。
“目前地缘局势的冲击仍未完全结束,未来仍存不确定性,可能对大宗商品市场产生冲击。”一德期货宏观经济分析师寇宁向表示,地缘局势对大宗商品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对供给端的冲击,地缘局势紧张会对相关大宗商品全球供给产生收紧预期,从而推高大宗商品价格。
实际上,自2020年二季度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便开启上涨走势。据研究人士分析,上涨的推动逻辑分为两个阶段,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一季度,大宗商品上涨主要由供应减少、需求恢复和流动性泛滥引发。此后至今,驱动因素由需求端转向供应端,体现为疫情和减碳带来的供应约束和流动性宽松。
在此背景下,地缘局势对大宗商品带来的影响,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程小勇分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推动避险买盘,如黄金和白银等贵金属;二是供应干扰预期,导致原油、天然气、铝、镍、小麦和玉米等谷物价格上涨;三是成本驱动,天然气价格上涨可能带来欧洲电价上涨,从而导致部分大宗商品生产因亏损而减产。
程小勇认为,当前大多数大宗商品价格处于历史高位,而美联储加息在即,以上因素不支持大宗商品价格再创新高。不过,由于疫情导致的供应干扰,以及减碳和ESG治理背景下,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将是缓慢的。
能源金属农产品价格或受影响
从地缘风险对大宗商品行情传导路径看,寇宁认为,俄罗斯是主要的能源和金属出口国,其中,天然气出口份额居全球第一,原油、金属出口亦在全球出口中占较高的比重。而乌克兰是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其大麦、油菜籽、玉米出口占全球出口的比重均超过10%。因此,俄乌冲突对能源及农产品领域的影响较大。同时,国际能源价格上涨也会对煤炭等替代能源及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产生间接拉动作用。
能源方面,“统计发现,2021年俄罗斯出口欧洲的原油、天然气贸易量分别占全球出口至欧洲贸易量的29%、36%,向欧洲输送的管道气约占欧洲天然气总进口量的35%,部分欧洲国家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依赖度甚至超过75%。”程小勇说,2021年欧洲爆发能源危机,在风电和水电供应不足,核电发展受到限制背景下,天然气发电成为欧洲的重要电力供应来源。地缘风险升级后,欧洲天然气价格再度暴涨。
金属方面,他分析,从电解铝来看,俄罗斯2021年产量约为387万吨,产能约为400万吨,占全球的5%左右。当前,欧洲电解铝由于电价高企而出现约80万吨的减产,因此天然气价格飙升将继续带动欧洲电价上涨,欧洲电解铝减产幅度短期还会扩大。
“不过,电解铝价格短期上涨,只是会引发区域性紧张,地缘因素对铝价的提振也是短暂的。”程小勇表示。
做好价格风险化解
当前大宗商品价格处于历史高位,面对外部地缘因素冲击带来的上涨压力,业内人士建议,应及时做好价格风险化解和对冲工作。
“当前大宗商品价格处于高位,国内下游需求逐渐疲软,中小企业利润持续受到挤压。因此,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继续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缓解下游企业成本上升压力,保持物价基本稳定。保障粮食和能源安全,确保全年粮食丰收,增加煤炭供应,支持煤电企业多出力出满力,保障正常生产和民生用电。”程小勇表示。
他建议,一方面,政府需要加强调控,出台措施或优化机制来遏制投机炒作;另一方面,需要政府允许部分先进产能加快产能释放,优化碳排放考核机制。
“从保供稳价的角度看,首先,要持续保障煤炭、农业物资的生产供应,巩固好保供稳价政策的成果。同时,做好供求环节的对接,防止炒作行为,维护市场价格平稳运行。”寇宁称。
对于企业和农户而言,程小勇表示,可以通过运用期货和期权工具,来对冲价格持续上涨带来的原材料采购成本上升风险,尤其是要善于使用“保险+期货”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