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败走印度外卖市场 或会离盈利更近一步
不仅扩张要快,“Uber模式”退出也快。
纽约时报消息,共享出行巨头Uber已就其在印度的外卖业务“UberEats”,以3.5亿美元的价格(约合24亿人民币)与本土竞争者Zomato达成了出售协议。据悉,Uber获得了后者9.99%的股份,作为交易的一部分,UberEats所有历史资产,包括配送设施、客户信息和历史数据逐步迁移至Zomato,未来的 6个月里,当用户在印度Uber使用外卖服务时,将会链接到Zomato。但是这不包括接盘UberEats的印度团队。
行业整合时,每一笔资金都要花在刀刃上。即使此番收购之前,Zomato刚刚获得了来自蚂蚁金服的1.5亿美元融资,然而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印度外卖市场里靠低价补贴活下来,Zomato还需要竞争者的拱手相让。
这家被称为“印度版大众点评”的独角兽创办于 2008 年,2014年进军外卖业务以来,其与竞争对手Swiggy和Uber Eats逐渐构成印度外卖市场的三足鼎立。现在,平衡被打破了——据本地媒体数据,Zomato的日订单量为120-130万,UberEats为30-60万,此次收购有望使Zomato的日订单总量超过日订单量为140万-160万的Swiggy。更为利好的是,Zomato和UberEats的主要客群不同: Zomato更迎合高端消费者口味,而UberEats则偏重价格不超过3美元的平民饮食,前者由此得以扩大细分市场规模。
这一幕似曾相识。2016年8月,Uber退出中国,并将其在中国的业务出售给滴滴以换取该公司17.7%的股权;2017年7月,Uber宣布退出俄罗斯,将其业务与Yandex合并;仅仅一年之后,Uber败走东南亚,竞争对手Grab吞食了其开垦过的出行和外卖市场,一跃建立起自己的生态帝国。由于外卖业务“最后一公里”的独特获利性质,各路玩家似乎总是尝试建立多元化经营模式。但是这一次,为什么受伤的又是Uber?
尾大不掉或是原因之一。2017年,UberEats进入印度时, Zomato和Swiggy已经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Uber只好下血本大打价格战。由于Uber在印度市场依旧以共享出行作为核心盈利点,在外卖业务营销和补贴投入上实是分身乏术,据悉,去年,Uber印度外卖业务月均烧掉2000万美元,但是其获得的年度现金拨款也并未超过1.2亿美元。印度官方统计,UberEats在2019年最后5个月里亏损超过200亿卢比。早前,Uber CEO科斯罗沙希(Dara Khosrowshahi)也亲口证实,印度是UberEats在全球亏损最高的地区。
这一点,Uber印度打车业务的竞争对手Ola看得更清,比Uber更快便将旗下的外卖业务剥离。然而,Uber的缺陷也许不止是退出时落后了,更在于扩张时太心急。扩张太快不仅意味着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耕耘一片处女地,也伴随更高的风险。2013年,Uber开始急速扩张。截止目前,Uber进入过全球600多个城市。每在一片新的土地上攻城略地,都意味着巨额的司机佣金和营运成本,这一切的背面,则往往是当地政府毫不留情的反垄断政策铁壁和本土竞争对手的虎视眈眈。当两者如同进行拉力赛时背道而驰时,“砰”的一声——泡沫破裂了,留给Uber的就只剩下难以背负的沉没成本。
从中国到东南亚再到印度,Uber已经为其想要征服全球的雄心埋了太多单。事实上,自上市以来,Uber亏损速度明显超过扩张速度。此番抽身印度外卖业务,娴熟的Uber已经不再是以一个失败者的姿态,“将致力于在印度更多城市扩张公共交通和摩的服务。” 据此前官方消息,Uber计划2020年将其印度业务从目前的52个城市扩张到200个城市,而这一关键驱动再不是网约车,而在于本土化的摩的。
对Uber来说,这许是一件好事。不再恋战某些无法占优的市场,从出售的业务中获得股份,专注核心业务的同时依旧坐享市场红利。毕竟,现在股东们关心的问题是,究竟什么时候能够盈利呢?会是2021年在非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