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策推动下 “短缺药品”一药难求现象有望得到缓解
在新的政策推动下,“短缺药品”一药难求现象有望得到缓解。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8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强常用药供应保障和稳定价格的措施,确保群众用药需求和减轻负担。
药品短缺是一个全球性难题,国内一些少数临床必需的药品供给质量和效率不高,供应保障政策不够细化、相关环节衔接不够顺畅,部分药品临床供应紧张甚至短缺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了患者用药、危及群众健康。
“其实短缺药很大的原因是价格低、用量少,企业没有积极性生产。此外,再加上原料药厂家少,货源被垄断,涨价,带来了企业生产的压力,就加重短缺药的短缺。”一位医药专家表示。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针对部分常用药出现短缺、价格不合理上涨的问题,要完善药品采购政策。对短缺药清单中的品种允许企业自主合理定价、直接挂网招标采购。对替代性差、供应不稳定的短缺药、小品种药,采取集中采购、加强集中生产基地建设等方式保供。同时强化药品价格监管和执法,对不合理涨价依法依规督促纠正,必要时采取公开曝光、中止挂网等措施。完善法律法规,对垄断、操控价格等行为,依法实施巨额罚款、市场禁入直至刑事处罚。
当前药品短缺成因复杂,主要是有四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是生产性因素。有些原料供应具有季节性特点,如鱼精蛋白;有些临床用量小且不稳定,企业不愿生产,如地高辛口服溶液;有些药品原料或制剂生产企业只有1-2家,一旦有问题就会出现暂时性短缺,如青霉胺。二是政策性因素。短缺药品大都是低价药和妇儿专科、急(抢)救药,目前对于这些药品生产的扶持配套政策还不是很完善,企业生产积极性不高。三是机制性因素。公立医院改革还在推进过程中,一些医疗机构采购使用低价药品的动力不足。四是投机垄断性因素。个别药商控制原料,囤货不卖,哄抬价格,造成市场供应紧张。
“无论如何,药品出现短缺大都是因为市场机制失灵,缺乏市场弹性,单纯依靠市场无法解决问题,需要政府这只手更好发挥作用,介入干预,保障药品尤其是临床必需救命药的供应。”上述专家表示。
对于短缺药品的供应保障问题,政府已经纳入日程表。
在2017年,国家卫健委、工信部、财政部、发改委、食药监总局等九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要求加大政策扶持,从多方面对短缺药品供应保障给予必要支持。发展改革(价格)等部门要深化药品价格改革,强化价格行为监管,健全价格监测预警体系,结合现有资金渠道对相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和供应业务协同应用平台建设给予统筹支持。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要积极引导短缺药品生产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生产供给能力。医保管理部门要完善医保用药管理措施,按规定做好短缺药品支付保障。商务部门要鼓励药品流通企业发展现代药品流通方式,优化物流配送网络,提升短缺药品可及性。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曾益新曾表示,此文件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制度来保障,首先是通过监测发现苗头问题,每个省份布局不少于15个监测哨点的基础上,联通药品研发注册、生产流通、采购使用等重点环节,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监测网络体系和预警机制。其次是强调建立长效机制,注重会商联动,九部委组成国家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工作会商联动机制,突出跨领域、多部门的政策统筹、协作配合、有效联动,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