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亟待另辟生路 行业整体低迷
2018年,受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受限和土地政策收紧等影响,我国商业地产行业进入理性调整期。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商业地产需要调整新技术、新模式及新业态以迎接新挑战。
4月11日至13日,在苏州举办的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发展论坛2019年会上。全联房地产商会商业地产研究会与RET睿意德联合发布了《2019中国购物中心与品牌商发展信心调查》。
该报告指出,2018年样本购物中心普遍遭遇“招商难”。主要原因在于品牌的同质化严重及拓展缓慢,这一痛点对于三四线城市尤为凸显,品牌同质化及大型连锁品牌的拓展缓慢。不仅如此,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及租金成本的上升成为行业另一痛点。在业内看来,国内购物中心处于供大于求的过剩期,服务内容同质化、运营精细化不足。
基于这些原因,传统零售及超市成为购物中心在实际经营中表现最不理想的业态。全联房地产商会的研究指出,“线上零售的冲击是主要原因,尤其是在服装零售、日用品等领域。传统零售依旧增长乏力。例如,万达出售万达百货引发行业广泛关注。购物中心将持续扩大餐饮、新零售及体验类业态比例,与线上效率型消费形成差异化竞争”。
“2018年,商业地产受融资环境、拿地限制等房地产行业政策调整的影响较大”。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年内全国商办市场投资规模出现调整,商办土地市场也呈震荡前行态势。全国300城商办用地成交楼面均价为2278.6元/平方米,同比下跌5.4%。
其中,一线城市的调整势头最为明显,年内,一线城市商办用地成交面积同比下降10.9%,在各线城市中下降幅度最大。成交楼面价方面,各线城市商办用地成交楼面均价整体下降,其中一线城市同比降幅达12.1%,在各线城市中下同样降幅度最大。
从企业层面来看,面对行业形势的变化,特别是部分城市商办供求关系的失衡,商业地产百强企业整体放缓了在商办土地市场的投资节奏。中指院的数据指出,2018年,商业地产百强代表企业平均新增商办用地面积为66.9万平米,同比下降18%。
针对商业地产的未来发展趋势,全联房地产商会商业地产研究会会长王永平说,目前我国商业地产的发展对运营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商场、购物中心等与品牌租户不再是简单的甲乙方合作关系,而是逐渐发展为利益共同体的合作经营关系。
中指院相关负责人也分析认为,2019年,消费市场充满不确定性,受其影响之下的商业地产行业面临新挑战。对于商业地产企业而言,下一步除了升级发展目标,还需要通过提振消费、变革创新等手段,实现在规模化发展。(记者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