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财经 >

化药注射剂一致性评价 实力型企业争抢先发优势

2018-11-21 19:54:00

 

来源:健友股份官网

随着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纵深推进,以全面提升仿制药质量,实现国产仿制药对原研药临床替代为核心目标的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取得阶段性进展——22个口服固体制剂品规获得通过。与此同时,化药注射剂一致性评价技术要求开始征求意见。我国仿制药质量提升工作全面展开。针对渐行渐近的化药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工作,相关企业是否做好了准备?工作中将会遇到哪些挑战?日前,了该领域国内龙头企业,充分感受到一线企业摩拳擦掌积极热身的“抢跑”激情。继口服固体制剂一致性评价之后,化药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工作也被提上日程。2017年12月2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已上市化学仿制药(注射剂)一致性评价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提出,已上市注射剂属于具有完整和充分的安全性、有效性数据的,或被美国FDA橙皮书收载的,按照相关技术指导原则开展一致性评价研究工作。

我国注射剂产业发展迅速。据中康CMH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注射剂用药规模达7577亿元,同比增长8.1%。具体到西药领域,临床用药中超过70%是注射剂型。相较口服固体制剂,注射剂覆盖范围更广,涉及企业也更多。对于化学仿制药注射剂,征求意见稿提到,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水等原则上不纳入一致性评价范围,但没有像此前口服固体制剂一样限定首批开展一致性评价的品种范围。业界认为,这意味着几乎所有化学仿制药注射剂都要开展一致性评价。根据中国新药研发监测数据库最新公开的仿制药参比制剂备案数据,截至2017年11月20日,提出注射剂参比制剂备案的企业已有52家,拟进行一致性评价的注射剂品种有66个。从备案品种的治疗类别分布来看,抗感染药仍然是企业布局的重点,占比超过30%;神经系统用药、消化系统用药和抗肿瘤药各占约10%左右;血液和造血系统用药占比略低,约为7%;其余治疗类别分布较为分散,合计占比约30%。有业内人士认为,开展化药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将改变未来医药产业结构,一批中小注射剂生产企业将面临淘汰,优质企业将胜出。“已有化药注射剂出口到国际主流市场的企业,将先一步完成一致性评价并取得市场优势。”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谢沐风副主任药师认为,出口企业在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方面已取得欧美日等地区和国家认证,这为其产品进行一致性评价打下了良好基础。相较于口服固体制剂,化药注射剂一致性评价由于无须做生物等效性试验(BE),再加上此类剂型制剂难度不大,故一致性评价的技术和资金门槛均会大幅降低,企业的积极性一定会比前者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