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量采购重塑行业新秩序?医药白马股巨震
医药行业的带量采购政策,近期拨动着A股的神经:医药板块因此剧烈调整,恩华药业、乐普医疗、瑞康医药、恒瑞医药等白马股上演了一轮大幅回调。
作为国家本轮医改的重要内容,药品招标环节的带量采购,难道真的是冲击药企的洪水猛兽?随着带量采购的逐渐铺开,如何权衡其中利弊?医药行业究竟会因此发生怎样的变化?而受此政策影响的医药企业,又将如何应对?
带量采购已在路上
9月11日,国家医保局在上海召开带量集采试点生产企业座谈会,会上介绍了此次国家带量采集的目标及操作方法,并公布第一批带量采购的33个品种清单。带量采购政策由此受到关注。
据了解,试点选取了北上广深在内的11个城市。竞标标准包括需通过一致性评价、产量产能需保障供应。在采购形式上,入围企业若为3家以上,采取招标采购;若入围2家,采取议价采购;若入围1家,采取谈判采购。另外,不区分质量层次,以最低价中标。采购量方面,中标企业将获得试点地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年度药品总量的60%~70%份额。
依据上述操作办法,业内普遍预计,带量采购对新增通过一致性评价,且市场通过还不到3家的品种是利好,而3家以上一致性评价通过的品种,将进入充分竞争的局面。
光大证券医药团队认为,此次带量采购基本思路为:提升医保对药品采购使用的影响,取消质量分层,加剧竞争,以量换价,最终达到让医保基金降低总体用药花费的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带量采购模式早有样本。2014年12月,上海市启动第一次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即上海模式),率先实践带量采购。至目前,上海市已实施3批次带量招标采购,共涉及33个品种,45个品规。
上海模式的要点即在于对采购量的保证。招标文件中即公布采购数量,生产企业根据预期交易量投标,实现量价挂钩,明确以价换量。
对于国家层面推进带量采购,国内药企已有预期。“带量采购是未来医药招采政策发展的趋势,国家这轮机构改革成立了医保局,初衷即使用有限的医保费用创造最大的效用。”海辰药业如是理解。
之所以当下推动带量采购,招商证券认为,两个先决性因素于今年出现:医保局和一致性评价。
一、过去药品招标部门从属各省卫生厅,对医院缺乏有力控制,而带量采购需要医保强势介入,才能控制医院行为。今年国家医保局成立,药品招标即将归医保部门接管。上海药招中心就是2012年从卫生局划归医保局,2014年推出带量采购。
二、低价中标体系下,药招部门最担心质量问题。上海3批带量采购执行“批批检”,确保质量合格。今年一致性评价药品陆续公布,通过一致性评价,即可认为质量没有差异。
不过,目前,正式的带量采购政策尚未公布,且其推进本身也存在不确定性。就后续是否扩大带量采购产品目录和试点区域,上海药事所亦暂无明确表态。
兴业证券研究认为,未来若带量采购得以推广,将是一个配合一致性评价、较为漫长的过程,全面推开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在这期间,优秀的龙头企业产品结构早已发生变化,难仿药、创新药已经大量上市,有能力对冲仿制药价格端的压力。另外,此次传出的试点地区主要为发达城市,全面渗透存在一定难度。
仿制药价格走势成焦点
带量采购政策对仿制药价格的影响,是市场陷入纠结的最重要因素。
兴业证券医药分析师黄瀚漾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进入带量采购范围短期内对一些企业是有利好,短期内有助于量不大的企业放量,但中长期看,若后续不断更多厂家通过一致性评价,会新增谈判,仿制药面临价格下行的压力,进而仿制药行业壁垒下降,销售溢价消失。短期内虽然对每股收益率没有太大影响,但这个过程其实是杀估值的。”
据悉,从上海第3批带量采购拟中标结果看,绝大多数品种由国产企业中标,进口替代趋势明显;由于竞争格局、价格水平等因素,不同品种价格降幅差异较大,降幅从8%~80%不等。
具体看,在带量采购规则下,入围品种的药企或承担不同程度的降价压力。
光大证券给出一组预测数据:独家入围的品种由于竞争格局最好,预计降价压力不大,预计降幅在10%以内;2家入围的品种,由于一家为原研,其定价已明显高于国产仿制药,原研大幅降价的获利不如专注争取剩下30~40%份额,因此相应入围国产仿制药厂家的降价压力也不大,预计在15%以内;而目前3~4家入围品种的最低平均中标价平均为原研价格的42~43%,降价空间实际上不大,但下一轮带量采购可能仍有压力。
不过,从反馈看,尽管降价成为趋势,但仿制药企情绪并不悲观。
乐普医疗认为,在未来中期内,仿制药的价格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和一定程度的替代原研的过程,但也不可能出现恶性竞争,使得企业无利可图,最后不能保障供给,特别是在大量仿制药还没有通过一致性评价的时期,恶性竞争更不可能出现。
“医药企业通过一致性评价,目的是寻求大发展,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做。如果目前的预期是通过一致性评价,受到的是惩罚,而不是激励,谁以后还去通过一致性评价?不通过是死,通过也是死,那就不通过吧,还少花资源。那中国的药品供给就会出现重大问题。目的本来是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去代替原研药,实现一定程度的降费控费,但若政策消灭了企业一致性评价的积极性,一定回到原来的竞争格局,甚至更差,这也不是政府想看的,所以,我们深信,价格的恶意竞争在一定程度会得到政策的制止。”乐普医疗表示。
将带来新一轮市场洗牌?
那么,带量采购模式的多地试点,对医药行业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如前文所述,仅从政策层面分析,带量采购对药企最直接的影响是产品价格的大幅降低,从而可能影响相关品种的业绩,这也是前期二级市场对医药板块整体估值下调的重要原因。
从长期来看,仿制药价格下行是大趋势。而综合券商研报观点来看,虽然药品中标价格降低,但在带量采购模式下,中标药企一方面可以通过“上量”来抵消降价对收入规模的影响;另一方面,带量采购模式下,二次议价空间被挤压,药企在细分区域的产品价格波相较以往波动更小,且药企在学术推广方面的成本以及销售费用都将大幅降低,从而抵消降价对利润的影响。
事实上,与海外仿制药企“低毛利、低费用”的利润结构不同,国内仿制药企目前普遍呈现“高毛利、高费用”的特点。未来,伴随带量采购政策铺开,中标品种的销售推广必要性降低,企业销售费用相应减少。因此,多数行业分析人员的观点是,带量采购模式下,企业实际盈利水平下跌幅度预计将小于降价幅度。
当然,部分药企对带量采购政策的落地和优化仍有疑虑,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带量采购的量怎么保证,企业中标不容易,如果执行购买量不到位,对企业伤害太大;二是药企的制药成本并非固化,一旦原材料波动,可能就会出现价格和成本倒挂,最终或导致企业放弃中标药品生产。有业内人士表示,政府主导的采购不像市场竞争般灵活,实际操作中一些细节可能还需要完善和细化。
但不论如何,带量采购政策的推进,对行业格局可能也将带来重要影响。
北大医药认为,带量采购是国家坚定推进一致性评价研发的决心彰显,也是未来医药产业更加集中,优胜劣汰加速的催化剂。
海辰药业也表示,带量采购是未来医药招采政策发展的趋势,国家这轮机构改革成立了医保局,其初衷即是使用有限的医保费用创造最大的效用,政策实施后,如果药品价格降幅过高,将倒逼行业对现有的销售模式做彻底改革,一些竞争力弱的制药企业将被彻底淘汰。
千金药业董事长江端预向e公司记者表示,无论是一致性评价还是带量采购,从政策方向看都是利好品牌和规范药企,同时也是对企业提出更高要求,“按照趋势,政府对药企的监管越来越严,药企的利润会越来越薄,市场的整合洗牌也会开始,小乱差的企业将加快消亡。”
对制药企业影响不一
具体到医药行业各环节的企业,带量采购又会对它们产生怎样的影响?从目前的观点来看,带量采购主要影响的还是仿制药企业,而对于中成药、专利药,以及拥有独家品种的药企暂未带来实质性影响。
海南海药分析称,从长远来看,带量采购促进行业回归产品的质量,技术,市场竞争度等良性发展轨道,对于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的企业会有积极作用;普洛药业也持有类似观点。北大医药认为,带量采购有利于坚定不移推进一致性评价研发工作的药企,有利于集团背景强大、有研发实力的上市公司。
方盛制药总经理、董秘肖汉卿对e公司记者表示,因为带量销售的政策导向,那些通过一致性性评价的药品市场占有率将提升很快,从而也会倒逼企业积极参与一致性评价,对市场规范有利。海特生物董事、副总经理、董秘陈煌则认为,带量采购对于有优势品种的上市公司而言,影响会是积极的,但对于仅拥有一般品种的企业的影响可能是中性偏负面的。
乐普医疗对于带量采购政策持有十分积极的态度,并认为这一政策对公司“阿托伐他汀产品近期成长是重大利好”,如果如果中标成功,对公司业绩贡献很大,其利润会有几倍的增长。
公司还表示,如果带量采购在2020年全国推广了,公司将有更多机会在更多地方与对手开展竞争,预计届时公司硫酸氢氯吡格雷产品仍将重回业绩高速增长状态,其市场份额的显著增加和利润确认价格的提升,预计会推动公司2020年业绩呈现更高速度的增长。
恩华药业的右美托咪定和利培酮产品被纳入了此次带量采购的范围,公司表示右美托咪定此前增速非常快,今年也是延续了高速增长的势头;不过,这一品种占整个市场的比例还不大,目前大概20%左右,增量主要来自二三线城市,一线大城市占比还不高。
目前,针对投资者提出的相关问题,有更多的药企表示,带量采购政策对公司业务的影响并不明显。
e公司记者注意到,千红制药、以岭药业、葵花药业等公司均表示,由于公司以专利中成药产品为主,基本未受带量采购政策影响。此外,华润三九也表示,公司仿制药业务占比较小,影响有限。桂林三金、一品红等公司则表示,公司主要产品皆为独家品种,预计带量采购对公司影响有限。紫鑫药业表示,在处方药销售方面,多年来公司主打品种多为独家和两家文号品种,因此影响较小。
陈煌也表示,海特生物主打产品鼠神经生长因子并不是基础用药,在一段时间内不会纳入到带量采购的目录中去。
零售药店:引动处方外流
带量采购主要涉及行业内三个环节药企-配送-医院,似乎与连锁药店企业没有太多关联,但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采访的药品零售企业人士均表示带量采购“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医药零售的格局变动同样带来影响。
益丰药房董秘王付国表示,医保控费是未来中国医疗保障的必然趋势,而带量销售正是国家为达成此目的的举措之一,“其实连锁药店一直实行的就是带量销售”。王付国认为,药品销售渠道可能会因为此项政策而重新洗牌。
“短期来看,因为带量销售引发的价格传导机制,对连锁药店而言,与中标药品相同品种产品的毛利率会降低;从长期趋势分析,中标企业毕竟是少数,更多失去医院市场份额的药企会将营销政策向连锁药店渠道倾斜。”王付国说。
与此同时,王付国认为此政策对国家一直推动的“处方外流”有利。他分析,带量销售让医院直接面向药企采购,客观上斩断了医生和企业的联系。当没有利益纽带后,医生开处方将更倾向于专业和品牌认知而非收益导向。
王付国认为带量销售会大幅削减医生在药品方面收入,因此“医生利益如何保证,还得有相关配套政策出台。”
此外,王付国觉得公立医院附近的药店将因为承接带量销售后处方外流,在连锁药店布局规划中将占据区位优势。
老百姓董秘张钰同样认为带量销售会为医药零售带来替代空间,但他认为从目前政策推进的广度和深度来看,尚不足以对药品零售行业格局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因为各级各地的医保支付能力差异,“带量销售全国落地,还需要着力推进”。
此外,张钰表示,带量销售目前还不能囊括所有品种,连锁药店在此间的替代空间大小仍需考量。
相关企业积极应对
那么,在带量采购政策下,相关企业未来又该如何应对?诸多制药企业均表示,公司将加快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
方盛制药总经理、董秘肖汉卿认为,带量采购的核心是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规范价格,对未来药企的成本管理能力将是挑战。“有了恒兴医药后,将有利于公司节约临床样本检测的成本,加快通过评价进程,”肖汉卿表示,“明年公司将力争2-3个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抢占政策和市场先机。”
海南海药表示,公司在化学制剂方面已经具备了从中间体到原料药再到化学制剂的全产业链生产技术与能力,目前公司正全力推进重点产品一致性评价工作。
未被列入第一批带量采购清单的景峰医药表示,这不会对生产经营带来重大影响,目前公司一致性评价项目已完成前期准备,若取得预计进展,将能够在带量招标采购中发挥优势,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为公司增添新的利润增长点。而有2个品种被纳入此次采购清单的恩华药业表示,公司已有一些应对带量采购的策略,包括目前医院的选择和开发策略等。
分析目前的市场形势,海辰药业表示,公司认为带量采购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与一些销售见长的公司相比,公司的部分产品市占率不高,未来上市的产品也有大体量的竞争对手,政策变动也为公司切分部分市场提供了可能,“公司管理团队将积极应对政策波动,加强企业核心能力建设,加快产品上市进度,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企业转型发展。”
而近年来不断开展外延式扩张的鹭燕医药介绍,“药品带量采购、量价挂钩方式进行议价和采购”模式在福建已实施了多年,公司借之实现了在医药分销市场集中度提升,和在福建省内公立医疗机构医药分销市场的份额逐步扩大,公司未来将把“两票制”“带量采购”下的经营管理经验有效复制至新成员企业,逐步提升新成员企业的竞争力和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