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财经 >

我国银行业资产托管规模增速大幅下降

2018-08-01 09:00: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在强监管背景下,我国银行业资产托管规模增速出现较大幅度下降,行业加速回归本源、转型升级。

中国银行业协会7月31日发布的《中国资产托管行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截至2017年末,中国银行业资产托管规模达141.5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6.06%,而此前两年的同比增速分别为39%、62%。

从托管产品规模看,占比最高的为银行理财托管21.1%,其次为信托财产保管、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托管,分别占比14.4%、13.1%。“资产托管行业覆盖面正在逐步拓展,托管产品种类也日益丰富。”银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资产托管机制对我国金融风险防控作用日益重要。

“托管机制使得投资资产的所有权、管理权与保管权三权分立。”上述负责人说,在此结构下,托管人接受管理人和投资人双重委托。他表示,托管机制在本质和功能上十分契合当前防控金融风险和强化金融安全形势要求,托管机制已成为各类资管产品运行中的基础制度。

具体来看,在宏观层面上,托管人可协助监管机构实现穿透式监管,搭建资管行业征信评价体系,监督资产管理人投资行为,促进整个资本市场规范化运作。在微观层面上,托管机制作为一种受托职责,依据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对资产管理人的经营行为进行独立第三方监督,安全保管客户资产,充分披露资管产品信息,有效保护投资人利益,提升社会信用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在资本金约束普遍存在的环境下,不少商业银行已将资产托管业务视为战略转型和业务创新的生力军。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托管业务有助于商业银行破解资本金约束瓶颈,托管账户是直接融资下资金流转的核心载体和资金流动的中枢,是商业银行拓展账户、发展和维护优质客户的有效手段。

在托管机制下,托管账户联结着直接融资的资金提供方和使用方,通过提供托管服务,在托管账户和投融资上下游企业账户中实现资金体内循环。

此外,托管业务还能串联和支持资产管理、金融同业、金融市场、投资银行等业务,产生协同效应,共同促进商业银行整体经营转型,完善金融服务功能,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和水平。

据悉,部分商业银行已开始借助金融科技开展托管产品研发,建设集信息交互、业务处理、增值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托管服务平台,提供规模化、批量化、集约化和数据化的托管服务。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