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信用卡赴港IPO 超七成收益来自信贷撮合及服务费
中国金融科技上市队伍再添新成员。据港交所披露,51信用卡于3月22日正式递交了招股说明书,但并未公布IPO融资额和估值。据招股书信息显示,51信用卡此前曾获得过6轮融资,华映资本、京东等公司都给予过融资。
从51信用卡2015年、2016年、2017年的收益总额来看,复合年增长率为402.9%,与之相对应的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01亿元、0.53亿元、7.44亿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17年,51信用卡收益总额为22.69亿元,其中信贷撮合及服务费收益16.27亿元,占比约为71.73%。
收益复合年增长率403%
3月22日,51信用卡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其联席保荐人为花旗银行和招商证券,融资将计划用于获客、提升技术实力、业务互补投资、公司运营等方面。
据招股书显示,51信用卡的业务始于2012年5月,创始人孙海涛,运营主体是杭州恩牛。成立初期,51信用卡的业务主要是通过APP对用户的信用卡账单进行管理。发展至今天,51信用卡的业务涵盖个人信用管理、信用卡科技服务及线上信贷及投资服务的一站式个人财务服务。
截至2017年12月31日,51信用卡所有应用程序的注册用户达8100万人,共管理约1.06亿张信用卡,2017年累计促成信用卡还款交易总额为1085亿元。孙海涛是51信用卡的控股股东,其他主要股东包括王永华控股的深圳市天图投资、内地房地产企业新湖中宝。
值得注意的是,51信用卡官网显示的股东背景,除了天图投资、新湖中宝外,还包括银泰、京东、小米、嘉实投资、洪泰基金、华盖资本等。截至目前,51信用卡已获得了6轮融资。其中,2014年完成由GGV领投,京东、小米跟投的B轮融资。
51信用卡在2015年~2017年的收益总额依次为0.90亿元、5.71亿元、22.6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02.9%;而与之对应的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01亿元、0.53亿元、7.44亿元。
北京中会仁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丁会仁此前曾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企业上市后,优先股可以转为普通股,在国际会计准则下,可转换优先股是作为公司的一项负债来统计,这也就导致公司的负债增加。优先股公允价值亏损是一个表面的数字,是一种未来可能的亏损,并不是实际的亏损。
去年促成贷款338.9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51信用卡的主要收益来源分别是信贷撮合及服务费、信用卡科技服务费、信贷介绍服务费、其他收益等四大块。
信贷撮合及服务费在2015年、2016年、2017年的收益分别为0.17亿元、3.84亿元、16.27亿元,对应的占收益总额比例约为18.67%、67.28%、71.73%。近两年来,信贷撮合及服务费成为51信用卡的主要收入来源。
招股书数据显示,51信用卡促成的贷款金额在2015年、2016年、2017年分别达到8.15亿元、102.99亿元、338.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544.7%。其中,2017年面向信用卡持有人的贷款产品交易中有约74.1%来自于信用卡管理用户。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12月监管部门发布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以及《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之前,51信用卡若干小额短期贷款的年利率超过了36%。
51信用卡表示,为了使得贷款产品的利率符合标准,从2017年12月起不再提供有关小额短期贷款等贷款产品,并确保促成的所有新贷款的年利率不超过36%。
同时,也不再提前从贷款本金中扣除任何有关费用。自2018年2月起,不再提供质量保证计划,并与独立担保公司订立合约,设立由担保公司管理的投资者保护计划。调整后,51信用卡受政策影响的收益占2017年总收益的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