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财经 >

英国大陆架油气产区产量已突破400亿桶油当量

2017-08-31 14:38:00

 

来源:

油价在过去几年之中历经腰斩,处于“寒冬”中的油气企业欲通过降本增效为自己添衣。

在过去两年中,拥有北海油气田布伦特原油产区的苏格兰则在削减成本方面成果斐然,而苏格兰在水下流程方面的雄厚实力与经验或许能够为日渐成为国际舞台主体的中国油气企业提供借鉴。

据了解,以北海为主的英国大陆架油气产区累计产量已经突破400亿桶油当量,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已为英国政府创收1600亿英镑,而英国大约90%的石油与天然气井位于苏格兰。在苏格兰,石油天然气行业是仅次于食品饮料业的第二大贸易出口产业,油气产业对国内总增加值贡献显著,供应链上有超过2000家公司,提供约20万个工作岗位。

“随着近四十年的水下流程和创新不断出现,使得开发那些原本被视为过于遥远或太过困难而无法接近的区域变成了可能,而苏格兰也在这四十年间逐渐积累了在石油天然气领域内的强大优势。实际上,苏格兰占据了全球水下支出近40%的份额,而目前70%的水下基础设施设计工作也都出自苏格兰。”苏格兰国际发展局大中华区总裁DavidLeven表示。

降本增效成绩显著

英国油气协会最新数据显示,在过去两年中,苏格兰将原油单位成本从每桶29.70美元降至每桶15.30美元,降幅达50%。另外,在上游实现了2013年以来首次的正现金流,约50亿英镑。此外,在去年的勘探活动中探明超过3.6亿桶油当量,仍有200多亿桶等待开采。

“我们看到油价由过去110美元一桶,降到现在55美元一桶,在这样的时代中如果想要得到很好的利润就需要非常低的开采成本。对于陆上油田开采而言,它的钻井和开采技术成本已经很低了,而对于海上开采钻井来说成本依旧是很大的问题。”苏格兰国际发展局国际业务高级执行专员IanRoss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上对第一财经等媒体表示。

“中国有70%油气田在陆上,30%在海上,海上对中国属于比较新的领域。在苏格兰我们只有0%在陆上,百分之百都是海上,海上部分正好是苏格兰专长和核心能力所在。”参展的SeaCaptaur公司主管WilliamThomson对记者表示。

据了解,这家公司针对“小井”的开采设计出一系列技术装备,并将相应的装备租赁给油田运营商。通过这种商业模式,公司在世界各地开采了大量的小型海上油田,并且已经在两年内将开采成本从30美元每桶降到15美元每桶,尤其是针对100米开始往下到300米海上油田。

据WilliamThomson介绍,其运转的模式具体而言,是将一座海底存储罐连接到一个进行作业的浮筒或是立柱式生产平台上;该平台无人操作,并且部分浸没在水下。产出的原油通过普通的输油软管送到停在海面的油轮上。通过在油轮和生产平台之间架设一条舷梯,人员就可以进入生产平台中进行日常维护。由于“小井”的生产寿命相对较短,因此该套设备的一大优势就是可被重复用于其它“小井”油田的开采。

而上述模式则为苏格兰油气行业降本增效的缩影。据IanRoss介绍,过去几年苏格兰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削减成本。首先是通过钻井平台自动化的方式进行开采,从而减少人员数量。其次是技术革新,有些海上老油田耗电量大、成本高昂,后来通过建立海上风力发电厂,实现了电力自给。最后,通过定向钻井技术实现了同一个平台钻多口井,大幅节省成本,而在此之前海上钻井平台“搬家”每天成本高达100万英镑。

合作机遇几何

“近年来,我们已经看到了中海油和中石化都来到苏格兰的阿伯丁,目前,中海油和中石化已经在北海的区域油气生产中控制了32%市场份额,中石油投资的苏格兰Grangemouth炼油厂每日约有20万桶的石油加工能力,占据着苏格兰50%的市场。此外该炼厂正连接着40个管道系统,传送着英国近一半的石油产量。”IanRoss对第一财经等媒体表示:“我们希望可以在以下几个领域与中国公司进行合作,包括深海油气、退役油气厂、寿命延长和小型油气层开发等方面。”

“有一个世界各地大部分地方都会遇到的挑战就是过去已经发现和开采了非常多大油田,并且进行了生产,但还有众多小油田和油井没有人去真正处理,能够更好地把这些小油田开采出来也是获取利润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在这一方面中国和苏格兰非常相似,在苏格兰海上小井达到363个。”WilliamThomson表示。

据了解,海上部分与陆上部分完全不同,会遇到恶劣的天气和以及各种突发情况。南海荔湾项目是苏格兰油气企业和中海油合作完成的,涉及13个开采口和井。

除了小油田的开采,在WilliamThomson看来陆上油田也面临很多挑战:“诸如大庆油田这样开采年限较长的陆上油田,它的采收率不断下降。而苏格兰的新技术的代表或许能够提供很好的技术以提高石油采收率。”

据悉,除了“三桶油”,目前一些中国私营投资企业目前也在苏格兰进行投资,包括上海复星集团、IDG国际数据集团和几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