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速度加快 大城市人口数量日益增多
英国《卫报》日前报道,研究表明,中国目前有102个城市的人口超过百万,今后10年这一数字可能翻倍。
不过住建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以对各大城市城区人口的统计为准,我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的数量在2013年达到79个,按照近几年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速度,预计这一数字在85~90个之间。而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仅为37个,不到20年,这一数字增加了一倍多。
百万人口城市20年翻倍
外媒统计称中国有102个百万人口城市,其准确度如何?
对于城市人口的统计标准,若是以市辖区为准,我国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则远超这个数字。这是由于市辖区尤其是一些偏远城区,往往还有大片农村地带,拥有大量农业人口。因此城市人口并不能简单地以市辖区来计算。
国务院于2014年11月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下称《通知》)提出,城区是指“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域。”而市辖区内的农村地带,并不计入城区范畴。
目前住建部每年出版的《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有对各大城市城区人口的准确统计。根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3》数据,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已经达到79个,如今预计在85个~90个之间。这与外媒报道的数字差距不算太大。
城市人口超百万是一个重要的标志。2014年之前,我国城市规模的划分标准是市区(不包括市辖县)的非农业人口总数,在统计中主要分为:100万以上为特大城市;50万~100万为大城市;20万~50万为中等城市;20万以下为小城市。
过去我国城镇化率较低时,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并不多。1997年底,我国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只有37个,不到20年,这一数字增加了一倍多,可见我国城镇化速度之快。
在发达国家,百万人口以上就是大城市。比如英国伦敦有700多万人口,第二大城市伯明翰人口也有100万出头,而曼彻斯特和利物浦则均为几十万。
然而在中国,在城镇化速度加快的背景下,目前百万人口的城市也就只是三线城市,远非人们心中的大城市,更别说是“特大城市”了。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对第一财经分析,2014年以前中国采用的是跟世界接轨的标准。但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的国情跟发达国家不同,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许多普通地级市甚至县级市都达到了50万以上人口,这在国外就是大城市,但在中国显然不是。
为适应新型城镇化的需要,此类标准也需要进行调整。上述《通知》提出,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具体划分为:城区常住人口在50万以下的为小城市;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为中等城市;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为大城市,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为特大城市;1000万以上的为超大城市。(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按照新标准,中国特大城市的规模提升到500万以上,100万的规模只能称为Ⅱ型大城市,此类城市包括了台州、南充、扬州、齐齐哈尔、江门、绍兴等,它们都是传统意义上的三线城市。
格局演变:南快北慢
尽管20年来我国的百万人口城市数量翻了一倍,不过不少城市的发展程度和质量与发达国家同等规模的城市仍有较大差距。
以城市交通为例,在发达国家的中等规模城市,城区人口只有几十万,一般都配备有两三条轨道交通线路,但我国许多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却还没有此类建设。在影响市民文化的体育赛事方面,类似利物浦、曼彻斯特这样的中等城市,都拥有两支英超球队,几万人的球场一般都会爆满;对比之下,中国大部分百万人口城市的体育场,几乎都在“晒太阳”。
另一方面,尽管过去20年中国城市规模不断地膨胀,但并非所有城市都在高速发展,大城市的格局也并未一成不变,不同城市之间的分化也十分明显。
从格局来讲,在上世纪90年代初,人口过百万的城市中,北方占比远超南方。除了直辖市、省会城市外,北方集中了大部分百万人口城市,如鞍山、齐齐哈尔、抚顺、吉林、包头、徐州、淄博等,而当时南方的厦门、苏州、无锡、宁波、佛山等城市人口则均在百万以下。
不过等到了2013年,当南方上述城市的城区人口普遍超过200万甚至300万时,鞍山、抚顺、淄博、吉林等彼时的特大城市,其城市人口大多却仍处于100万~200万之间,增幅缓慢。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鞍山、吉林等作为老工业基地,是计划经济时代的重要城市,当时获得了大量要素资源、发展迅速,因此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城镇化率较低时,其城镇化水平已比较高。
不过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少老工业基地由于体制、机制的固化,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就面临着一轮较大冲击,导致城市人口增长有限,不少甚至出现人口外流。
相比之下,在改革开放时代,大量的要素资源包括资金和人才都转向市场经济比较活跃、有弹性的区域。南方不少城市由此出现经济高速发展,人口快速增长。演变到如今,南方的大城市分布更为密集。例如2013年,广东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8个,江苏也有8个,浙江有5个,三省就占据了全国的四分之一以上。
从未来趋势来看,大城市的规模仍会不断壮大。未来我国百万人口的城市也会继续增多。
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的推估,到2025年,中国将有221个人口至少百万的城市。不过,这个估计或许过于乐观。按照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态势,2012年以后,中国由城镇化向都市化演变,人口选择性地流向一、二线大城市。许多三四线城市的人口增长乏力,甚至面临着外流的压力。
从这个角度上看,未来我国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将继续快速增长,而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数量未必会继续快速增加。不过如此一来,未来的城市发展也会面临着一些问题。
尤其是,中部省份需要发展更多的中心城市。与沿海省份拥有“双子星”或“多子星”城市相比,中部省份大多只有一个中心城市,即省会。例如成都、武汉、郑州,它们均为所在省份的单极核心城市,如今这些人口大省正处于城镇化加快的过程中,仅凭一个省会不够。因此如何像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一样,拥有更多的中心城市十分重要。
例如,近几年,湖北把宜昌、襄阳作为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与武汉相互呼应,形成“一主两副”的鼎足发展格局,类似的还有河南洛阳,作为六大古都之一,洛阳也成为内陆省份中第二个获准修造城市轨道交通的非省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