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强监管资本变得谨慎 直播平台现金流吃紧
又一传言变为了事实。此前宣亚国际停牌称公司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业内就有传言或许与宣亚国际收购映客一事相关。随后宣亚国际发布《关于重大资产重组延期复牌暨停牌进展的公告》,重组标的为北京蜜莱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预计不低于50%的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两家体量相当的公司,究竟是宣亚国际收购映客,还是映客“借壳上市”,交易对方及分别拟转让的股权比例情况目前尚未确定。
与此同时,在政策监管高压下,资本变得谨慎,直播平台现金流吃紧,行业格局重新划分,虽然以映客、花椒、斗鱼等为代表的直播平台突出重围,但竞争格局依旧激烈,直播持续盈利和竞争壁垒问题也为外界质疑。
钱从哪里来
两家体量相当的公司,究竟是宣亚国际收购映客,还是映客“借壳上市”,交易对方及分别拟转让的股权比例情况目前尚未确定。或许是为了规避证监会近期严查上市公司重组并购的限制,降低重组审核难度,这次交易方式初步确定为公司全部采用现金的方式购买标的公司的股权。
此前昆仑万维出售映客3%的股权,售价为2.1亿元,据此公告,映客估值已达70亿元。而交易对手宣亚国际于今年2月份上市,估值72亿,根据Q1财报显示,2016年公司收入4.67亿,2016年扣非净利润5841万,相较2015年5056万净利润增长不大,目前账目上的货币资金3.33亿人民币,而这3.33亿里面还有2.5亿为IPO新募得现金。
获得不低于50%的股权意味着宣亚国际可能要准备至少35亿左右的现金,如何筹措如此不成比例的巨额资金是个问题。
在汇付创投投资总监沈一冰看来,这笔钱来自银行贷款的可能性不高,“按照收购比例下线35亿元计算,公司在借完这笔巨款并完成购买映客50%股权以后,资产负债率按照Q1数据会上升至88.56%,严重高于通常认识上普通企业70%资产负债率红线。而35亿元的贷款按照3-5年基准率4.75%计算,每年利息费至少1.66亿。”结合宣亚国际现行盈利状况来看,完成这笔交易难度不小。
此前赵薇旗下的龙薇传媒拟用30.6亿元收购1.85亿股万家文化股票,就遭到上交所收购问询,要求对本次收购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的比例、自筹资金的筹资对象类型、筹资方式和筹资成本,本次股份收购是否可能影响上市公司经营的独立性,是否与上市公司形成同业竞争等情况做出说明。
在回复上交所的质询信息中显示,30.6亿元的收购资金全部来源于借款:其中6000万元借自赵薇本人,15亿元借自西藏银必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另外15亿元资金来自向金融机构质押赵薇拟收购的万家文化股权融资获得。最终,融资方案未获银行批准,龙薇传媒判断无法按期完成融资计划,这起50倍杠杆收购计划戛然而止。
后起之秀
映客于2015年5月上线,主打素人直播的理念,同时期王思聪投资的手机直播应用“17”风靡一时,在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的印象里,“当时的映客在IOS排行榜300多位,并不显眼。”
从整个市场趋势而言,伴随4G和WiFi的普及、摄像头清晰度的提升以及支付手段的成熟,直播的发展条件已经具备。朱啸虎一直想要寻找直播领域的投资标的,在考察过当时用户增速极快的“17”直播后发现,卡顿问题明显,除此之外黄色内容泛滥。
随即10月份,“17”直播由于涉黄被下架,映客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很多直播用户顺势转移至映客平台,国庆期间映客迎来用户数量首次爆发式增长,达到百万规模,映客也开始进入投资人的视野。
“产品体验流畅,因为脱胎于留学生社区,产品的调性也比较独特。”朱啸虎表示,映客是金沙江创投用时最短的一个项目。据金沙江创投合伙人罗斌透露,周六见到映客CEO奉佑生,周日签订了TS,下一个周四就签了投资协议。
作为映客的投资方之一,昆仑万维的周亚辉曾在文章《投资映客笔记》中也回忆在未见过面的情况下,通过微信完成整个项目的谈判,并迅速将钱打给了映客,期间其他基金也在积极争取入局名额。
11月映客获得赛富基金、金沙江创投、紫辉创投领投的千万级A轮融资。次年1月,又获得昆仑万维领投的8000万人民币A+轮投资,随即整个直播行业也迎来大爆炸时期。
一如当年的团购平台,网络直播也进入“百团大战”时代。根据新浪微博数据中心发布的《2016年直播行业洞察报告》显示,全国共产生了200家直播平台,用户规模高达3.25亿,直播APP的日活跃用户数量达到2400万。
映客也在这一时期名声大噪,短短6个月时间,映客估值涨到30亿,APP下载量超过1亿,日活跃用户数也超过1000万。周亚辉也将映客奉为自己“2015年至2016年最辉煌的投资案例”。
“百团大战“再现
从映客创始人奉佑生口中的“孤注一掷”,到短短两年时间获得约3亿元融资,映客迅速晋升为独角兽企业,估值高达70亿。与之伴随的大背景则是整个直播行业监管趋严、流量紧缩、资本退去、平台倒闭以及用户增长放缓。
百团大战“也随之打响。在达晨创投董事总经理高洪庆看来,“资本追捧之下,当时谁的流量更大互动性更高,谁就会走的更快一些,流量争夺加剧。”为了吸引粉丝,增强平台活跃度,直播平台开始发力明星和网红资源,吸引大批艺人入驻直播平台。王凯、汪涵、高圆圆等大批明星开始出现在映客直播平台,傅园慧的映客首秀一小时就吸引了1087万人同时在线观看。
但依靠明星所带来的粉丝粘性不高,随着明星或网红的流动,粉丝也随之流失,而签约网红或明星的价格也在这一时期炒高,砸重金吸引人气主播跳槽的事件频频出现,淫秽色情信息也开始在直播平台涌现。
一如当年新浪微博僵尸粉泛滥成灾,直播平台刷粉刷榜情况也开始泛滥,甚至催生出移动网络直播独具特色的一条灰色产业链,个人行为之外,一些网红经济公司甚至参与其中。
据悉一些网红经济公司会大批量向直播平台充值,获取五折优惠,例如花费1000万充值2000万,然后将2000万虚拟货币投入到旗下网红账号上,2000万的收入五五分成,经济公司和直播平台无需投入,即可获得大量流量,而网红也可以获得人气关注。
直播平台火热发展的同时,许多直播软件都遭遇被AppStore下架的困境,包括映客、虎牙、斗鱼在内的直播平台都未幸免。据周亚辉回忆当时映客已经把“湖南卫视、江苏卫视、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电影院线的广告全部下单,有些还缴了预付。”为了加强平台自检能力,奉佑生曾向媒体透露每年内容自查的成本过亿。
除了平台审查趋严,2016年下半年,相关部门分别于7月、8月、11月、12月出台政策和法规,对直播资质、内容管理、信用体系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实行主播实名制登记,黑名单制度等,在监控、下架、关停等一系列举措下,不少违规直播平台被淘汰,中小平台迫于运营压力也退出市场。
下半场整合垂直
在政策监管高压下,资本变得谨慎,直播平台现金流吃紧,行业格局重新划分,虽然以映客、花椒、斗鱼等为代表的直播平台突出重围,但竞争格局依旧激烈,直播持续盈利和竞争壁垒问题也为外界质疑。
近日蓝湖资本合伙人殷明再次提及当年在投委会上对映客的三点疑问,其中包括竖屏秀场直播相比传统直播产品的体验提升点是什么能否持续构成差异和壁垒公司增长固然迅速,但隔月留存率持续只有10%,是什么原因长期是否可以改善并指出“早期投资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依靠覆盖和概率来取胜的游戏,必须有坚定的价值系统才可以不被市场上的各种风口扰乱了心神。”
对此朱啸虎则回应,“关于映客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根本没有看清移动全民直播和PC端受工会控制的直播的差别。”在此前第一财经采访中,朱啸虎曾解释,“传统工会会去砸钱获取用户,但直播平台是个人,个人不存在工会,必须把平台打造起来,口碑效应才会形成。”
但红利期告终,直播平台需要在素人、明星之外扩充内容,引入优质资源才能够吸引用户,增加用户使用时长。“用户追逐的是主播而不是平台,直播作为一个技术手段,任何平台对于粉丝而言只是舞台和收银台,映客必须用更开放的思路创造新的生态,沉淀内容,提升内容和用户粘度。”高洪庆告诉记者。
映客也认识到这一问题,2016年下半年包括映客在内的直播平台,不约而同尝试“直播+”探索,将直播应用到社交、游戏、教育、金融、媒体等领域,拓展更为丰富的盈利模式。
在这样的思路下映客曾引入《王者荣耀》赛事直播,并开放平台,推出SDK让合作方能够在自己的APP内提供直播内容。同时发力短视频,弥补主播不在线的空白时段,提升用户活跃率和留存率。
在盈利方面,罗斌告诉记者“映客一直在盈利,从未烧过钱。”根据此前昆仑万维发布的公告显示,2015年映客总收入为3048.36万元,净利润为167.28万元,也是同时期为数不多保持盈利的直播公司。
目前大多数直播平台都采取抽成的商业模式,观众付费充值送礼物给主播,平台将礼物转换成虚拟币,主播对虚拟货币提现,平台抽成。但打赏分成的模式过于单一,且难以抵消很多直播平台宽带、签约以及自查的成本。
奉佑生也曾表示,打赏只是一个初级形态,广告市场是更大的增长点。而在业界看来,宣亚国际作为上市4A公司,拥有包括汽车、互联网产品、快消等多个领域的合作方,这些资源有助于映客打开广告市场,但这种协同效应究竟有多大还有待观察。
“2017年整合和垂直将是直播行业两个比较明确的方向,整合主要是同类整合,垂直则是和垂直行业的整合,比如和教育、旅游的结合。”熊猫直播副总裁、前经纬创投投资人庄明浩表示,无论是此前盛极一时的光圈直播倒闭,还是平台间的重组并购,淘汰赛过后的直播行业仍旧波诡云谲,而作为直播头部公司,映客的选择只是个开始。